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外来作物的传入两汉至隋唐时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畅通,一批西亚乃至北非、欧洲特有的农作物品种被传入中国境内。如葡萄、石榴、西瓜等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菠菜、胡萝卜、黄瓜、大蒜等也成为重要的蔬菜。本土种植的一些蔬菜品种则被取代。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启了美洲与其他大陆之间的农业交流。据《农政全书》记载,最早引种在福建、广东一带的番薯成为当时重要的救灾农作物,“无患不熟,闽广人赖以救饥”。进入清代中后期,番薯因其耐瘠高产的种植特点,迅速成为民众重要的主食来源。在某些地区,番薯甚至取得了与“五谷”类似的地位。此外,美洲原产的蔬菜类作物也大量传入中国,如辣椒、番茄、南瓜等成为中国人新的食物选择。辣椒“有辛味,可调理食味,乡人多嗜食之”;南瓜、番茄等在传入中国后,也纷纷取得了类似的地位。

——摘编自王思明《中国食物变迁之动因分析——以农业发展为视角》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外来作物的传入”为题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逻辑清晰、论证充分、表述成文)

23-24高一上·山东青岛·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雍正曾推行“老农总吏”制度,命州县在下属各乡选择一二名“勤朴无过”的老农,予以八品顶戴负责督课农业生产。这一做法(     
A.体现了重农务本意识B.弘扬了尊老爱幼风气
C.完善了基层选官制度D.推动了土地制度变革
2023-11-20更新 | 9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局属学校、青西、胶州等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山东青岛·期中
名校
3 . 1514年,广东参议陈伯献上奏朝廷:“岭南诸货,出于满剌加、暹罗、爪哇诸夷。计其产不过胡椒、苏木、象牙、玳瑁之类,非若布帛菽粟民生一日不可缺者。近许官府抽分,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为地方害,宜亟杜绝。”陈伯献认为(     
A.民间贸易不断冲击中央集权B.海禁松弛引发治理危机
C.地方官吏应掌握外贸决策权D.朝贡贸易体系彻底瓦解
2023-11-20更新 | 12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局属学校、青西、胶州等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4 . 明朝以前,山东兖州府各州县“人务耕桑,朴而不华”。自明初至清中后期,兖州府成为省内最繁荣的地区之一,棉花、果蔬种植面积扩大,纺织、陶瓷、采矿业发展较快,城市人口大大增加,工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明显增多。这一现象突出说明(     
A.传统经济结构向近代化转型B.农业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繁荣
C.政府经济政策主导区域经济D.交通区位变化影响地方经济
2023-11-19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宋人的一天”云展览聚焦南宋时期临安城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以游玩体验的视角切入,带领观众感受南宋时期精致开放的文化环境和南宋人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美学。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辰时(7:00-9:00):去晋商票号取钱
B.巳时(9:00-11:00):泛舟运河之上
C.戊时(19:00-21:00):赴娱乐场所看戏
D.亥时(21:00-23:00):逛临安夜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学者以“财政约束决定朝贡贸易规模”为主题,绘制了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示意图(如图)图中朝贡贸易的净收入为AB两线之间的部分,两线相交于O点,此时朝廷收益达到最大。若要保证收入在O点之后不再继续减少,最为理想的做法是(     

A.扩大对民间贸易的征税力度B.取消政府对外赏赐数量限制
C.限制朝贡贸易的规模与次数D.强化海禁断绝中外贸易往来
2023-11-08更新 | 17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明末《金薯传习录》描述番薯道:“世俗趋利,未有不籴贱而粜贵者也。惟于薯,则随掘随卖,周流以济食,无所积屯。即或切而为钱,屑而为米,干之亦可以兴贩于四方……”。这说明番薯的传入(     
A.增加了财政收入B.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C.解决了饥荒问题D.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8 . 下表为明末清初张履祥所著的《补农书》中的浙江桐乡县的一个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据此表可推断(     
表:浙江桐乡一农户的经营情况
经营类别田场面积(亩)产量(旦)产值(银两)
豆麦399
桑蚕33020
种竹采笋210.810.8
果蔬21818
共计1067.857
A.农作物商品化明显B.经济作物不断推广
C.该农户手工业没落D.农户生活水平提高
9 . 明清时期,人口增长导致的人口频繁流动、更深度的区域开发、城市的发展和区域性贸易活跃、国家制度与商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及其调适、民间组织的兴起、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等等,这些变化伴随着危机。经济、文化领域剧烈变化必然对原有格局和秩序形成挑战。以下对明清时期的变化与挑战理解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直接导致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
B.西方殖民者的东进是明清时期社会变化的根源
C.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完全是反方向的,造成了社会的危机
D.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与世界是同步的,构成后者的组成部分
10 . 清代,全国书院数量有4000多所。其中,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分别占全国的21%、34%及20%;西南地区及台湾岛也修建了大量书院,新疆、黑龙江地区也首次出现了“点状”分布的书院。这一特点(     
A.是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的结果B.反映了清代教育的均衡发展
C.与政治经济的变化基本相符D.得益于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