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明朝晚期,文坛产生了“公安派”。他们认为“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反对复古派以各种戒律对创作中心灵作用的扼杀。他们受“童心说”的影响,在创作上主张“独抒心灵,不拘格套”。这些主张(     
A.旨在张扬李贽的反叛精神B.推动了心学理论系统化的实现
C.迎合了士大夫阶层的诉求D.体现了思想界反对专制的倾向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接受外来思想,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照搬,而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

——《毛泽东文集》


综合材料信息,以中华文化为主题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6-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朝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当我们回过头去看一看16世纪至17世纪的中国曾经发生的巨变,不仅对于重新评估晚明史,而且对于看清近代晚清大变局及当代历史,都有重要意义。

下图为《晚明大变局》一书部分章节目录。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以“晚明的社会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为主题,从上述材料提取三条或三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清晰,逻辑严密)
2022高二下·江苏南通·学业考试
4 . 如表为某同学记录的历史笔记。笔记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政治:出现宦官专权现象
对外:戚继光抗击倭寇
思想:王阳明提出“致良知”
A.宋B.元C.明D.清
5 . 清初思想家颜元反对死读书,认为那是“画鬼”,是把人变为“武士农夫所笑的”“弱人、病人、无用之人”:讽刺理学家是“书本上见,心头上思,可无所不及而最易自欺欺世,究之莫道无能,其实一无知也”的蛀虫;他要人们“生存一日,当为生民办事一日”。这一观点
A.反映了工商业者的经济诉求B.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C.体现了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D.肯定了人私欲的正当性
6 . “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A.朱熹B.程颐C.王守仁D.黄宗羲
2021-04-23更新 | 152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市时杨建湖两校高二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7 . 陆九渊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提出求理的方法是(     
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D.致良知
2021-03-15更新 | 742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及其主张,据如表分析,他们都
思想家主要思想
黄宗羲(1610—1695年)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
顾炎武(1613—1682年)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王夫之(1619—1692年)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主张
A.倡导“经世致用”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C.主张“工商皆本D.宣传西方民权思想
2021-03-06更新 | 473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期中
名校
9 . 《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由此可知黄宗羲提倡
A.君臣关系平等B.恢复官僚政治
C.反对君主专制D.改革选官制度
10 . 明代佛学大师憨山德清有一句名言:“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注重研究社会现实B.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2021-01-08更新 | 167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射阳县二中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