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还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面对西学的冲击,中国开明的知识分子才真正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文明,并不是这世间唯一先进优越的,这些耶稣会士“货真价实的代表了欧洲的智慧,迫使他们的东道主承认在自己的文明之外,还存在有一种假如不相等,但也是可以钦佩的文明”。然而,传教士们在传教之时,只是把学术作为一种笼络人心的工具,在传播时也加以保留。因此,这种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当时的实际效果是很有限的。

材料二   从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最初目的,是在中国传播天主教。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僧侣在中国的地位并不怎么高,至少不如他们在欧洲的时候一般德高望重受人敬重。而中国人,已经在“天朝上国”的繁荣强大之下受用了几千年,对一切的外来文明都似乎不屑一顾。而当时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走向空前的强化。正统儒家文化需要对中国社会保持一种极为严格的思想控制。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儒家文化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绝不容许任何其他宗教在此完整体系上打开哪怕是一个缺口。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早期西学东渐在当时的中国没有产生实际用的原因。
2 .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反映资本主义时代要求B.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D.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反思
2020-01-18更新 | 10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3 . 王阳明诗云:“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其体现的主旨是
A.推崇无为的人生哲学B.格物致知以明人伦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反省内心以致天理
2020-02-11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重难点突破)-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
4 . 李贽在谈及生与死的关系时,指出:“生之必有死也,犹昼之必有夜也。死之不可复生,犹逝之不可复返也”,“勿伤逝,愿仿生也!”可见,李贽侧重
A.对传统道学的批判
B.对现世生活的把握
C.对传统儒学的复兴
D.对新兴经济的推崇
2019-10-22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03中国古代思想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5 . 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
共同主张:反对________专制独裁;重视手工业和________的发展;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________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________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________主张:唯物思想家
2022-06-0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晨读晚背】2022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默写记背(文化史)
6 . 明末清初,西方近代技术及天文学、数学、地图学知识不断传入中国,并为部分士大夫所接受,实用之学勃兴。这一时期士大夫接受西学的主要原因是
A.对理学空疏之风的不满B.进步思想成为主流思潮
C.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D.反清复明势力不断壮大
2021-02-05更新 | 5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7 . 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思想呈现出新的气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成化、弘治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绫绸)者,相沿成俗,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

——《吴江县志·风俗》

据严中平研究,1580-1590年间,中国商人运往菲律宾马尼拉的商品中,棉布仅次于生丝与绸缎,居于第二位。……中国棉布还远销西班牙殖民地,印第安人和黑人都用中国货而不用欧洲货。……嘉定县、宝山县出产的紫花布,尤其成为欧洲的畅销货。

——据樊树志《晚明大变局》整理

材料二   

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在纺织领域中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
(2)有学者指出,明末儒学呈现“承古而萌新”的特点。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加以说明。
8 . “天地君亲师”思想发端于战国,在宋代定型,明清之前常提及“天地君亲”,而少加入“师”,清雍正帝以上谕形式明确加入“师”。之后从官府至民间祭祀“天地君亲师”牌位的风气非常兴盛。这反映了清代
A.儒学正统地位得到确立B.民间信仰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
C.儒者士大夫身份的神圣化D.强化思想教化推进国家治理
2021-01-15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
9 . 儒学在先秦时期表现为子学,在汉代表现为经学,在宋明时期表现为理学,明末以来又兴起实学之风。这体现了
A.儒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B.儒学的政治化趋势日益增强
C.儒学的正统地位不可动摇D.君主专制强化了儒学的地位
2020-12-16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
10 . 传统文化的发展
(1)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_____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2)明清之际: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_____、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_____
2023-08-2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古代史4-4明清时期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交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