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2 道试题
1 . 某思想家曾说:“彼一念而善,即善人矣;毋自恃为良民而不修其身,尔一念而恶,即恶人矣;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据此,该思想家强调(       
A.“去人欲”是“得天理”的前提B.“发明本心”是善的关键
C.“善”是每个人固有的品质D.外在探求不如内在反省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王守仁对“良知”概念的阐释是,“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据此可知,陆王心学(       
A.注重阐释经书字句B.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C.隐含了一定的平等色彩D.成为明朝科举的考试内容
2024-06-14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临安中学、严州中学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寻找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天崩地解”指遭受外国入侵B.是对君主专制度弊端的反思
C.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2024-06-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与大多数的遗民不同,黄宗羲并没有沉溺于明亡的悲痛中,而是更进一步,在这大幻灭间将忠肝义胆转化为历史理性,从历史教训中寻找思想原点,深刻洞察到明代的败亡并不是朝代的终结,而是整个制度的穷途末路。他用如椽的大笔痛陈(       
A.“上无天子,下无方伯”B.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
C.“事为之防,曲为之制”D.两税法“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2024-06-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6月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经世致用”,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启发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赞同
2024-06-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李贽提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这表明,李贽主张(     
A.追求人人平等B.全面否定儒学C.批判君主专制D.挑战传统权威
7 .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黄宗羲这一思想(     
A.源于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B.加速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C.受到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D.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2024-06-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思想出自历史人物(     
A.王阳明B.顾炎武C.朱熹D.魏源
2024-05-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9 . 李贽在《初潭集》中对前史所载以巴寡妇清、陈定妻、许允妻、王霸妻、赵娥等为代表的二十五位杰出女性表达了赞赏之情,认为这些女性所做之事是“真男子”“男子不如也”。李贽此举意在(     
A.提高女性社会地位B.冲击传统思想的束缚
C.抨击封建君主专制D.打破孔子的是非标准
2024-05-2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10 .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     
A.“天人感应”B.“工商皆民生之本”C.“存天理,灭人欲”D.“以法治国”
2024-05-2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