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明清两朝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新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于福建省。清朝在蒙古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清初,清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之际这位思想家并概括其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产生这些思想的时代背景。
(2)概括材料二军机处设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专制集权的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政府治理边疆地区的经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代转型,文化也相应地由中古形态向近代形态转轨。明清时期,启蒙思想在学术上的表现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化的趋势。中国文化的近代性并非全然由西方舶来,而是西学与中国自发的启蒙文化互相激荡、互相汇合的结果。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即已运用数学语言并且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了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进化史观、文化中心多元论等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

——摘编自冯天瑜《明清之际中国文化的近代性转向——以明清学术四杰为例》

材料二   赢得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者才有可能发展成为具有多方面能力的个人;充满竞争的生存条件促使他们必须具有多方面的造诣。意大利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15世纪,是多才多艺之人辈出的时代。当时没有一部名人传记不在主人公的主要成就之外谈到他在其他方面的造诣,而这些造诣总是超出一般水平。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不但要研究古代经典理论,还要研究地理、历史、文学;不但要翻译古代的戏剧,还要同时兼做导演;此外,他还可能是一名地方长官、外交家。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中国思想文化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中、意两国思想文化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善观水者,必观其澜。明末清初以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下列代表人物的言论所体现的思想作为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代表人物
生活年代
言论
顾炎武
1613-1682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日知录》
魏源
1794-1857
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害也。——《海国图志》
陈独秀
1879-1942
本志主旨,固不丰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丰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新青年》3卷5号《答顾克刚》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主张。
(2)根据材料,联系明清以来历史发展的趋势,简析有识之士引领时代的原因。
2019-01-30更新 | 1705次组卷 | 26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五单元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练习
4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议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叶方蔼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的弟子陈锡嘏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黄宗羲闻知后即致书陈锡嘏表示感谢,说如果让他“待诏金马”,无异于“断送老头皮也”。康熙十九年,黄宗羲年已七十一岁,徐元文(顺治十六年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以礼敦请”,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官至刑部尚书)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务,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何尝不可以称道梨洲的现实主义态度呢!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年间,黄宗羲对清廷的态度逐步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有什么现实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儒家思想的发展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孟子》

材料二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三   李贽认为,“童心者,心之初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如多积金宝,如多买田宅为子孙谋,博求风水为儿孙福荫,凡世间一切治生产业等事,皆其所共好而共习、共知而共言者,是真迩言也。”李贽的“童心”说深受王阳明“良知”说的影响,二者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但是价值取向相反。李贽强调“童心”即“私心”,注重物质利益的价值,形成了以物质利益为本位的个体价值格局,并显示了儒家价值哲学从以道德为本位的群体价值格局向以物质利益为本位的价值格局转换。李贽认为“童心”不以“闻见道理为心”,“闻见道理”就是日常的伦理道德规范,也就是理学家所指的“天理”。

——摘编自刘兴邦《童心与良知的价值背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孟子在人性和政治方面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指出二者的内在联系。
(2)概括材料二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一相比,指出两者关于“良知”主张的共同点。
(3)与王阳明的“良知”说相比,材料三中李贽的“童心”说有何不同?结合所学,运用唯物史观简析李贽思想变化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