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2018·浙江·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1 . 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
①重建儒学信仰②人人都有良知③无私则无心④道德自我完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8-06-01更新 | 3545次组卷 | 46卷引用:专题08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浙江专用)
2 . 明清时期是中华文明逐渐转型嬗变时期。下列各项中的四个关键词均属明清时期的是
A.锦衣卫、会馆、“众治”、《杏园雅集图》
B.军机处、市署、《宋论》、风力水车
C.乌里雅苏台、粉彩瓷、“致良知”、红山宫
D.紫禁城、广州十三行、《时务报》《旌德县志》
2022-05-28更新 | 460次组卷 | 8卷引用:浙江省2022届高三5月第三次选考科目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4 . 黄宗羲说“故治之以本,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治之以末,倡优有禁,酒食有禁,除布帛外皆有禁……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一思想(     
A.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B.推动了清代前期经济的转型
C.打破了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政策D.隐含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王守仁看来,一个观念正确与否,不能离开“行”而只在头脑中加以判定。同样,要了解人们是否真正把握了某种观念,也必须根据其是否实际地践行来加以确认。王守仁的上述思想主要表达了(     
A.“知行合一”B.“经世致用”
C.“致良知”D.“格物致知”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末明代开国者对贸易、职业活动、地理迁移强加的严格限制,大大减缓了中国境内贸易的发展。但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帝国开始了比前次转型幅度更大的第二次商业革命。商业化扩散至地方乡村社会的情况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首次出现大量中国农业家庭将自有之相当比例的农产品售出……跨区域的贸易也开始包括了主食作物,与其他单位价格较低的项目,如棉花、谷物、豆类、植物油等。

——罗威廉《大清:最后的中华帝国》

材料二   在明清之际学风开始发生变化。人们既不满意“心学”的束书不观,也不满意“理学”偏离实际的空谈义理。作为替代物,一方面,关心社会现实的观念得到复兴;另一方面,回到经典,即经以求道的实证性“经学”倾向也开始出现,成为乾嘉考据学的向导。此外,以基督教为中心的“西学”东浙中国,出现了像利玛窦那样的融会基督教和儒教的杰出人物。

——林甘泉张海鹏《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大大减缓中国境内贸易发展”的政策因素。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第二次商业革命”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领域的新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视角,分析黄宗羲“关心社会现实”的经济主张。
7 . 明末清初,思想界活跃,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工商皆本”的思想家是(       
A.王守仁B.李贽C.黄宗羲D.顾炎武
8 . 王阳明认为,“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这表明,王阳明的心学(     
A.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B.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C.彻底否定了程朱理学D.严厉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9 . 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出现一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倾向,其中与商品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期这一经济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A.“致良知”B.“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工商皆本”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2023-10-02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环大罗山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朱之瑜(1600-1682年),号舜水,浙江余姚人。清军南下江南后,他流亡日本并传播儒学,在讲学时提倡“实理实学”,把中国先进的农业、医药、建筑、工艺技术传授给日本人民,为日本的繁荣与进步贡献良多。据此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实理实学”与黄宗羲等人的“经世致用”思想较为接近
B.体现了中华文明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宗藩体系的稳定
C.日本正处于镰仓幕府统治之下,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
D.同一时期的中国在西学东渐的思想碰撞中“开眼看世界”
2022-11-12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选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