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向广东地方官员施加压力,迫使他们颁布告示允许华人出洋。《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确认了华人出洋的合法性,并对《大清律例》进行了修改。这表明当时(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英法侵华促进了中国现代化
C.清廷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D.政府缺乏近代民族国家观念
22-23高二下·安徽滁州·期中
名校
2 . 1865至1911年晚清对外贸易总值增加约6.73倍,除1872至1876这五年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外,其余42年都处于入超状况。1901年后,中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这反映了(     
A.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出口B.中国外贸环境逐步改善
C.西方经济依赖于中国市场D.外来侵略冲击中国贸易
2023-05-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3 . 1853年,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香港创办,该月刊辟有“布告篇”专栏,专载船期、商情和广告。稍后出版的外人所办的诸多报刊,对登载广告的业务更加重视。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东南沿海的商品市场扩大
B.大众传媒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
C.经济主体的市场意识增强
D.民族企业的营销手段不断革新
4 . 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在家书中写道:“自林则徐查办烟案以来,兵怨之,夷怨之,私贩怨之,莠民怨之,反恐逆夷不胜,则前辙不能复蹈”。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阶级矛盾尖锐B.多数民众反感禁烟抗英
C.官府政治腐败严重D.部分国人民族意识淡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战争前,清朝只有广州一处海关。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陆续在福州、上海、九江、南京、张家口、伊犁、蒙自(云南)亚东(西藏)等地设立海关共82个,其中69个是根据条约要求,13个是自设,分布遍布沿海、沿江和沿边。海关的设立适应了
A.列强侵略扩张的要求B.近代经济格局的变化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中外经济联系的需要
6 . 1839年,清政府明确要求外商须保证不夹带鸦片进入港口,否则将会按照天朝的法律,没收货物;对于遵守规定的,则允许其进港照常进行贸易。这表明当时
A.闭关锁国政策得到贯彻B.外商反对中国的禁烟政策
C.传统观念影响政府决策D.清政府厉行打击鸦片走私
2021-06-2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安庆市太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