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1843年签订的《虎门条约》规定,如果中国政府对其他各国有权利让与, “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也有同样规定。这是一条损害中国主权特别严重的条款。此条款应为(     
A.协定关税B.片面最惠国待遇C.领事裁判权D.投资设厂
2 .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时任江苏布政使的李星沅十分愤慨,他认为“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这些不可接受。这说明李星沅(     
A.国家主权意识强烈B.受天朝上国观念影响
C.认清了条约的本质D.已具备近代外交意识
2024-01-25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3 . 鸦片战争后,洋纱及进口染料大量输入安徽,皖南的大量土纱业和染料业陷入破产,但当地织布业却选用进口上等色料,多取用东、西洋名厂最上等之双股线,故其织成之布,不但花样翻新,且能紧密均匀、耐久,诚中国改良土货之大特色也。由此可知(     
A.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B.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C.当地织布业具有较强竞争力D.列强经济侵略具有双重影响
4 .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负责同英方善后谈判的钦差大臣伊里布等人在致璞鼎查照会中提出对行商制进行适当保留;次年,清廷颁发致通商五口钦差督抚三衔《告示》中提出:“我皇上准许予广州等五口通商,将议定和约恩准施行……从此干戈永息、业利无穷。”这反映出当时(       
A.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其历史必然性
B.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C.清廷仍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外交观念
D.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2024-01-10更新 | 29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世纪60年代,针对英方要求扩大洋轮航行特权,李鸿章认为外国轮船可能逃避厘金,蒸汽轮船易对沿途的木船运输造成威胁,这对动荡后的江南重建不利,并于1864—1865年关闭了杭州、苏州和上海之间的外国轮船运输贸易。由此可知,当时(       
A.传统财贸体系面临挑战B.闭关锁国观念根深蒂固
C.外资入侵得到有效遏制D.地方督抚离心倾向明显
2023-12-28更新 | 234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黑龙江、吉林)-2024年1月“九省联考”
6 . 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这个变化反映出(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B.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涌现
C.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D.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
2023-12-19更新 | 324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7 . 恭亲王奕䜣上书陈说:“臣等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力主变通内外政策,对外妥协,度过危机,并酌议章程六条,其中首条便是“京师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专责成”。由材料可知(     
A.恭亲王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
B.变通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镇压国内的农民起义
C.内外政策的实施使清政府成功地度过了危机
D.总理衙门推动了近代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启动
2023-12-03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百年曲折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通商口岸、洋务企业及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就中国而言,自19世纪中叶现代经济开始发展以来,也有明显的双元经济现象。这种现象,早在1920年代雷默(C.F.Remer)已经指出,他把距离铁路、大河两天行程以内,而便于对外贸易的地区称为外层中国(Exterior China),把该范围以外的地区称为内层中国(Interior China),他认为两个中国宛如两个经济单元。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下)》


(1)结合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三幅历史地图所涉及的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外层中国”的大致范围及经济发展的原因。
9 . 如图出自英国人伯纳德于1845年伦敦出版的《复仇神号亲历记》,其被收纳进中国近代史学者张海鹏编著的《简明中国近代史图集》,并配以文字:英军占领广州期间到乡下劫掠的情形。该图片(     

A.为侵略者记载史料价值较低B.作者意在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直观地再现了历史事件原貌D.有助于厘清历史事件的性质
2023-11-11更新 | 345次组卷 | 1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光绪十三年(1887年),张之洞在致总理衙门的信中写道:“粤省民间素用花生油,……而花生之利为最。山农贫苦,以此为生,花生既收,必须榨制工作万千藉以糊口,即榨油所余之花生枯如北方之豆饼,用以粪田种蔗,取资甚多,为利甚厚……自火油(石油分馏出的煤油)盛行,相形见绌,销路愈滞,价值日昂。种植少则害在农,榨制稀则害在工,贩卖微则害在商。”这反映出(       
A.外资经济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火油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燃料
C.机器制成品排挤传统手工业产品D.花生减产动摇国民经济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