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这一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人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由此可知,这一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4-01-1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射阳中学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面为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一部著作的部分目录。该著作的这一章节主要描述的是(     
第三章英法联手了,美俄提着篮子来了/54
亚罗号事件,巴夏礼恼了/54
广州开打了,英国议会开吵了/56
马赖事件,拿破仑三世不安了/61
英法联手上树,美俄提篮上场/64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
3 . 下图两则史料指向同一历史现象。这两则史料分别属于(  )
   

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广州城郊),复行扰害。   ——《广东军务记》

A.图像史料、文献史料B.民间器物、地方史志
C.音像史料、实物史料D.历史遗址、口述回忆
4 .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的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他们的传统文明。近代首次让中国人打开大门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4-01-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仪征市精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测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鼠首和兔首。这样,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就有七尊回归祖国。它们流失海外的原因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遭掠夺B.文物贩子的偷盗走私行为
C.晚清政府因财政困难出售D.在军阀混战中被贩卖出国
6 . 如图为冯印澄在新华社刊发的名为《魂牵梦绕》的漫画。漫画中两座哭泣的铜像离开家最有可能在(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并承认此前签订的《瑷珲条约》, 抢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 100 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8 . 有学者指出,“广州遭受了一部分外贸生意被上海夺走的困厄,因为上海更接近茶丝产地”;“广州贸易的衰退损害了当地人的生计”,于是引发了当地人“普遍的不满”。上述现象的出现,缘于清政府与外国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9 . 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有人企图转移对主要问题的追究,给公众造成一个印象:似乎在亚罗号游艇事件以前就有大量的伤害行为足以构成宣战的理由。”英人的“残暴行动”发生于(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10 .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
C.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D.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口炮台
2023-08-25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3年高一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