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1860年代以后的晚清,江南地区土布业“即用手拉梭机,自纺自织,后即逐步改用铁木机,织改良土布,并开始染色⋯⋯产地遍布于江阴、常熟、武进、无锡⋯⋯以江阴、常熟为丰”。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江南地区(     
A.自然经济基本解体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农副产品出口激增D.纺织行业的近代化初显
2 . 陈旭范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     
A.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B.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中国开始政治民主化
3 . 《天津条约》签订后,大学士桂良等至上海与列强谈判,咸丰帝谕旨“进京一节,万不能允”,试图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列强放弃公使进京。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国家主权意识强烈B.主动与国际规则接轨
C.近代外交理念缺乏D.阻止了列强侵略加剧
4 . 马克思在1857年指出:“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将遭屠杀——这一切都是‘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害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荒唐的借口下发生的。”马克思意在强调(     
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残酷性B.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
C.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正义性D.中英两国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2024-01-27更新 | 2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京条约》签署后,某英国画家“受命创作”《南京条约签订图》。画中签约双方平等洽谈,右下角绘有“永远和好”的中文字样。后来,该画广为印行。其意在(       
A.掩盖英国的侵略行径B.扩大对华商品输出C.打开中国艺术品市场D.客观再现历史场景
6 . 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鼠首和兔首。这样,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就有七尊回归祖国。它们流失海外的原因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遭掠夺B.文物贩子的偷盗走私行为
C.晚清政府因财政困难出售D.在军阀混战中被贩卖出国
7 . 将下列选项填入时间轴(填写字母)。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虎门销烟     C 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E 《辛丑条约》             
F 《马关条约》       G 戊戌变法       H 洋务运动
2023-09-0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9 . 有学者认为:1842年8月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附件,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司法等主权,更为列强扩大对华侵略制造了先例,是百年国耻的起点。文中的“不平等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3-08-3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见面考试历史试题
10 . 1895年,严复在《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指出,“呜呼!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夫世之变也,莫知其所由然,强而名之曰运会”。他发出如此感叹的原因包括(     
①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②鸦片贸易合法化
③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   ④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