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72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朝贡贸易逐渐发展为层次分明的朝贡分级体系,以“一年一贡”、“两年一贡”或“三年一贡”的分别对待,来区别各国与中原王朝的亲近疏远。

1842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1984529日,小平同志在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时这样说: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奉行的外交政策总原则和基本的外交方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
2 . 1843年上海一开埠,西方商人就把大量商品运至上海,但是不久后就出现了与他们愿望相反的转折。在1845年,进口市场已经出现了“物价跌落”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小农经济影响市场扩大B.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
C.通商口岸开放相对较少D.洋务运动抵制列强侵略
3 . 晚清时期,常关、海关、厘金局三者业务范围变化示意图如下,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A.常关、海关、厘金局逐渐合并B.中国税收逐渐被列强控制
C.税收机构重叠影响行政效率D.海关税逐渐超过常关和厘金局税
4 . 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       
时间代表作
鸦片战争后《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
戊戌变法后《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
A.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B.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救国之路
C.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广泛接受D.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
2023-12-23更新 | 186次组卷 | 29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油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中国来说,1840年是一个历史的分水岭。这一年,英国政府以清政府禁止鸦片为由,挑起了战争。该战争(     
A.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B.导致了严重的边疆危机
C.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D.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 . 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日)签订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规定;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均应照前在江南原定善后条款办理。可是当时的人认为,领事裁判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这说明“当时的人”(     
A.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B.已有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C.顽固坚守闭关锁国政策D.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2023-12-04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______
2023-11-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甘肃河西成功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统计。据此可知,此时期的中国(     
岁入
项目
道光二十九年(1849)光绪十七年(1891)
数目(库平两)占岁入比重位次数目(库平两)占岁入比重位次
地丁税3281334076.4%2366691126.39%
盐税498587111.62%71724308%
常关税470481410.98%25884132.58%
海关税1820677720.30%
厘金1631682118.20%
岁入总数4250420589684858
A.农耕文明优势愈加明显B.区域经济的差异扩大
C.国家转型面临一定困境D.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9 . 有学者说:“鸦片战争后签订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西方要求中西官员直接交涉促成了五口通商大臣的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允许外国公使入驻北京,中国遣使西方各国;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具备了近代外交制度中的中央外交机构的一般特征。”这说明(     
A.列强侵华客观推动晚清外交艰难转型B.西方国家改变侵略中国的方式
C.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D.清政府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10 .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广东虎门之战后,省城各官家眷,先行逃避,人心惶惶。御史骆秉章奏曰:“城乡内外民铺户十迁八九,内地匪徒肆行劫掠,难民有被抢去财货者,有掳去妇女勒赎者,伤心惨目,不可言状。各处会匪乘机扰害,或千人,或数百人,白昼抢劫村庄。”这能够说明(     
A.政府职责缺位加剧了战乱B.英法联军引发社会危机
C.政府腐败造成了内忧外患D.阶级矛盾导致民族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