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可在北京租地赁地,随时往来;英、法等国商人可往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对英赔款白银400万两,对法赔款白银200万两……”据此判断,这一条约的签订(       
A.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致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023-12-04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英国海军军官宾汉在谈到鸦片战争时说:“大不列颠民族从愚昧而骄傲的中国官员手里所受到的无数侮辱因中国政府的固执和狡诈行为迫使我们不得不对他们加以打击”。这一观点(     
A.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B.反映了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C.体现了政治立场改变战争属性D.表明了中国战败的不可避免
3 . 1842年,清政府在答复英国政府的照会中称:“中国官更对于禁止鸦片的权力,当然只以不准中国军民吸食为限。至于各国商船是否载运鸦片,中国无须过问。”清政府的这一照会(     
A.标志着鸦片贸易合法化B.完全满足了英国的侵略要求
C.导致白银开始大量外流D.致使鸦片走私现象更加严重
22-23高一下·浙江湖州·期末
名校
4 . 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手法再现历史现象或事件,使抽象历史概念更加形象直观。与右图漫画内容有关的不平等条约应该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3-06-25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历史可以有不同角度,下列材料再现了观察历史的一个视角。

材料 近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历史实际是什么?那就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国内封建统治的压迫相结合,把一个独立的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这两个强大的反动势力,一方面残酷地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另一方面又严重地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取得社会进步,进行了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结合所学知识,另拟一个观察中国近代史的角度,并加以阐释。(要求:角度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逻辑清晰。
2023-04-23更新 | 487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4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商界多次要求英国政府“负起责任”保护其在华利益。战后,英国政府认为,通过不平等条约“可以用英国极不足道的牺牲来保证眼前巨大的利益和未来更会增大的利益”“可以便利纺织品输入中国各重要省份”。由此可见,英国发动的侵华战争( )
A.表明新的经营方式在中国出现B.瓦解了清朝朝贡贸易体系
C.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D.适应了其商品输出的要求
7 . 1860年,一位耶鲁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前往天京考察,向洪仁玕提出组织良好军队、建立有效能的政府、颁定教育制度等七条建议,洪仁玕赞成其建议;后来,湘军主帅曾国藩也接受了他学习西方的建议,并将其一部分主张转化为实践。这说明( )
A.太平天国与清廷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目标一致
B.清政府顺应了先进生产力与时代的发展要求
C.民族矛盾刺激下内战双方对时代主题有共识
D.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已经超越了意识形态局限
2023-01-16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晚清思想家郑观应指出:外人在我国旅居,不隶我国治下,只受彼国公使领事所辖,一如在本国然。该材料反映出列强在华攫取的特权是(     
A.协定关税B.领事裁判权
C.通商口岸传教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
9 . 1841年5月,英军炮轰广州,奕山派广州知府于保纯向英军求和,并与英方代表义律签署停战协定《广州和约》,规定“所有外省清军六日内退出广州城60里以外,赔款600万元。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B.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C.列强侵略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D.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条的底本和作准本大多转成外文,汉文本尽管尚存,却成了外文本的依样抄录。如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第五十款明示:“自今以后,凡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1884年中法《简明条款》第五款规定:“此约缮中法文各两分以法文为正”。这一现象(     
A.说明中国逐渐接受国际惯例B.促使近代国家主权和话语权进一步丧失
C.体现了晚清外交体制的转变D.推动西方国家的治国理念在中国的传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