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4 道试题
1 . 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关于关税的原文表述为“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一规定(     
A.保证了中英之间的正常贸易B.体现了清政府的外交成就
C.加速了经济的半殖民地化D.捍卫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2024-05-2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二   在昔日广州商馆时期,一般贸易品的走私是没有的。后来,许多特权由条约获得,世界上的注意力转向中国。与此同时发生的就是鸦片走私,于是就不可避免地就导致了一般的走私。俟后太平天国的叛变产生了混乱,在这混乱之中,广州完全被“叛军”包围,上海也从帝国官员的手里被夺去。外国在广州和上海的周围维持着中立……上海实际上已经变成一个自由港,从18545月起,中国政府从它的对外贸易方面就没有收到关税。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   普遍走私的那种“自由的”制度必须觅得另一种制度来代替;所宣布过的那种中立化的严格执行必须放弃。作为让步,阿礼国建议用外国人监督的方法去实现,人员由领事推荐,但是为中国服务,由中国付给薪金,并且在中国长官的节制下工作。……新的税务机构在1854712日成立……新章程的实施受到了领事们的欢迎,因为他们的目的是要终止那时存在的无政府状态;它也受到商人大众的欢迎,因为它结束了只对他们当中诚信较差的那些人有特殊利益的那种情况;再者,它使这个口岸的税务长官,能够获得除此之外并无别法取得的一项国税。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成为“自由港”的原因和产生的不良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税务司产生的影响。
2024-02-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鸦片战争后,洋纱及进口染料大量输入安徽,皖南的大量土纱业和染料业陷入破产,但当地织布业却选用进口上等色料,多取用东、西洋名厂最上等之双股线,故其织成之布,不但花样翻新,且能紧密均匀、耐久,诚中国改良土货之大特色也。由此可知(     
A.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B.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C.当地织布业具有较强竞争力D.列强经济侵略具有双重影响
4 . 在《南京条约》签订过程中,清政府最在意的是割地赔款,这极大损害了天朝上国的面子。而英国人最看重的却是关税贸易和自由居住,但清政府对此却最不在意。这反映了(     
A.清廷缺乏近代主权意识B.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C.新思想的萌发极其不易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
2024-01-1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 这反映出当时(     
A.中国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B.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晚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
6 . 鸦片战争以后,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势力进入东南五口,外国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逐渐浸入中国沿海城市。经过多年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在通商口岸,形成了一批穿西装、吃西餐、信基督教的人群。

材料二   晚清社会男子呈现出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的景观。特别是风云激荡的辛亥前夜,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而且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政治倾向,从而使服饰本身超越了它所具有的文化意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孙燕京主编的《晚清遗影》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开放“东南五口”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根据材料二、概况近代中国男子服饰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3-12-2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学考班)试题
7 . 19世纪90年代之前,农家视猪毛为废物。而在90年代以来,有日、英等外国商人在重庆开办猪鬃加工厂,华商亦有开办,猪毛产品远销国外。这表明(     
A.洋务运动成效显著B.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中外经济联系加强D.传统手工业的破产
2023-12-2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洋员人数变化表。这反映出(     
年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8615211
18646331
18735813117
A.中国失去了制海权B.中国海关日益近代化
C.中国半殖民化加深D.清政府抛弃华夷观念
9 . 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       
时间代表作
鸦片战争后《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
戊戌变法后《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
A.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B.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救国之路
C.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广泛接受D.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
2023-12-23更新 | 186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河庄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档案是第一手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一份藏于英国国家档案馆的档案展示的是中国近代史上某不平等条约的签字页,上面书有“大清咸丰十年九月十一日”和“大英一千八百六十年十月二十四日”的字样。下列史实与这份档案紧密相关的是(       
A.中国被迫接受协定关税及开放五口通商
B.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C.英法获得内河航行权并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
D.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