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设立“抚夷局”,专管对英、法、俄、美等国的外交事务。在列强的不断威逼利诱下,经奕䜣、桂良等人奏请,1861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是清朝第一个正式的近代外交机构,它是在当时内外需要和压力下成立的,如在总理衙门筹建新式海军之际,英国竟公然要求总理衙门“雇佣西人,重其事权”。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总理衙门仿效西方,在中国创办了一大批军事工业,同时还大量购买外国武器、兵船,聘请外国军事教练,创建了中国的新式陆海军。总理衙门在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积极从国外引进新式的机器和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一大批民用工业。近代的铁路、工矿业、通信、轮船等,都是在总理衙门的直接主持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862年,在恭亲王奕䜣的主持下,在总理衙门内附设同文馆,这是当时最早的洋务学堂。同文馆首先开设了英、法、俄文等班。

——摘编自王志安《近代中国外交关系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总理衙门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总理衙门改革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咸同年间,清政府力图恢复绿营(由汉族人员组成的常备军)兵制,要求地方督抚补足兵额、提升军队战斗力,而在具体操作中,绿营兵员大量被裁汰。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的局限B.满汉矛盾的加剧C.中央权威的削弱D.传统官僚的怠政
3 . 容闳于1861年在南京提出改良政府和军队、改变教育体制、举办洋务等七条建议,得到洪仁玕的赞同;但容闳因“未敢信其必成”转投曾国藩并被接纳,不久参与管理江南制造局。这表明(       
A.兴办洋务成为社会共识B.太平天国开启改良实践
C.制度变革已是大势所趋D.内忧外患引发革新潮流
2022-03-05更新 | 3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主张塞防各军“可撤则撤,可停则停。其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左宗棠则提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同时认为西方国家“专在通商”。这一争论反映了
A.近代外交观念的萌芽B.清廷准确判断时局
C.清朝政府内部的分裂D.清政府国力的衰微
2021-12-10更新 | 450次组卷 | 10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夫日:匈奴桀黠,擅恣入塞,犯厉中国,杀伐郡、县、朔方都尉,甚悖逆不轨,宜诛讨之日久矣。陛下垂大惠,哀元元之未赡,不忍暴士大夫于原野;纵难被坚执锐,有北面复匈奴之志,又欲罢盐、铁、均输,扰边用,损武略,无忧边之心,于其义未便也。”“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易日:通其变,使民不倦。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

——摘编自桓宽《盐铁论·本议》

材料二  19世纪60-80年代,洋务是指处理由于外国侵略所引发的事项。甲午战争失败后,人们慢慢把引进西方机器生产、借西法制器也叫作洋务了。到了20世纪初,梁启超写李鸿章传的时候,把李鸿章办理军事和民用工业的事情称作洋务。此后人们逐渐把引进西方机器生产的一套办法称作洋务。到20世纪30年代,洋务运动的名称出来后,洋务运动中的洋务,主要是指引进西方机器那样一种新政。

——摘编自张海鹏《洋务活动及其现代的解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推行“盐、铁、均输”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所指内容的变化及其原因,并就国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世纪70年代,《循环日报》发表了《倡设日报小引》,着重提出了学习外人之长以治理中国的主张,接着又发表了《当用泰西新法》《当仿西法造战舰》等宣扬革新自救的文章。这说明《循环日报》
A.为洋务自强立言发声B.成为推进维新变法的舆论阵地
C.引导民众参与政治D.配合了革命党人的革命斗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
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
2021-06-13更新 | 13525次组卷 | 10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十五中学2023届高三11月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8 . 清末民初实业家张謇曾细心筹划了合资、借款、代办三种利用外资的形式,并且对三者各自的特点、利弊得失和具体要求分别做了说明,强调“借外债,不可丧主权,不可涉国际”。这表明张謇重视
A.提高民族企业效益B.限制外国资本入侵
C.维护国家经济安全D.防范国际经济危机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光绪七年(1881年),薛福成署直隶宣化府,写出《酌议北洋海防水师章程》,提出了对未来北洋海军的构想,李鸿章以薛福成的设想为基础建立了北洋海军。次年,朝鲜兴宣大院君李昱应发动壬午兵变,薛福成向署理直隶总督张树声献计,尽快出兵朝鲜拘捕乱党魁首。张树声采纳了薛福成的建议,迅速平定了朝鲜之乱,使觊觎朝鲜的日本欲趁乱控制朝鲜的阴谋失败。光绪十年(1884年)初夏,中法战争爆发,时任宁绍台道的薛福成加强防务,指挥军民重创犯浙的法国军舰,因功加布政使衔。任驻欧公使期间,薛福成还参与众多具体外交事务,光绪十八年(1892年)与英国就滇缅边界划分和通商条约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由于薛福成援引国际公约,刚柔并用,英国终于同意签订《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中国收回了滇边部分领土和权益。此外,薛福成还以国际公法为依据,迫使英国政府同意中国在其属境内设立领事,这样,中国政府就在南洋、缅甸等处设立了领事馆,保护当地华侨的权益。

——摘编自《晚清外交家薛福成的一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薛福成任职期间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薛福成取得贡献的原因。
2021-05-17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福建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60年上海租界人口激增至30万,1862年又增至50万,一度达到70余万,为近代上海的崛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金、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租界面积的急剧增加B.中外经贸规模不断扩大
C.中国国内的政局变动D.江浙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