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20世纪头20年,即《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谷底”,是中国社会最困难的时候。

近代中国这个“沉沦”到“谷底”,然后“上升”的过程,就体现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

——摘编自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3-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从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曲折过程,这主要体现近代中国 (       )
A.社会经济结构变动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民族危机逐步加深D.传统文化影响式微
2024-02-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1861 年,在曾国藩邀请下,精通几何算学的华蘅芳与修理器具技艺高超的徐寿来到安庆,成为曾国藩的技术幕僚,此后又有兵工技术专家龚之棠、李兴锐协助安庆内军械所各项装备的购置、铸造,这表明(       )
A.知识分子推动了社会革新B.洋务运动培养了技术人才
C.民族工业提升现代化水平D.洋务新政增强了国防力量
2024-02-0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经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沿江沿海之利,尽为外国商轮侵占……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

——摘编自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三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2018年5月28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尽为外国商轮侵占”给近代中国经济带来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国应该怎么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94年7月,北京有人倡言, “北洋讲求武备近三十年,以中视西或未可轻敌,以剿倭奴足操胜算也”。海关总税务司英人赫德也指出,现在中国除了千分之一的很少数人以外,其余九百九十九人都相信中国可以打败日本。上述言论(     
A.反映出国防建设实现近代化B.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热忱
C.折射洋务新政取得一定成就D.说明北洋海军实力强大
2024-02-0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为太平军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部分制度,其内容反映出(     
《天朝田亩制度》“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
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太平天国礼制》“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A.大同理想的实现B.社会秩序的稳定
C.社会性质的变化D.农民阶级的局限
2024-02-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设立之初,规划该局资本为100万两,先收50万两,分1000股,每股500两,并向社会公开招募。此外,该局还规定:购买股票者必须如实填写姓名和籍贯;股东出让股票时,也必须到招商局注册,并规定“不准让与洋人”。由此可知,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体现了开放性与民族性兼备的特征
B.抑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入侵
C.已突破传统“中体西用”的思想范畴
D.表明清政府已放弃抑商政策
2024-01-30更新 | 20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故大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之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从1895年到1899年,英国、俄国、比利时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攫取了近1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材料表明了(     
A.列强已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受益产生
C.中西文化交流与传播日益密切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以后,救亡图存成为近代爱国主义的主题,中国人民在同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斗争中,也逐渐形成了现代国家意识,开始把“国家”理解为领土、人民、主权的复合体,把反抗列强、救亡图强、经世济民、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视为爱国思想的具体内容。与此同时,人民的主体地位也开始日益彰显。

——摘编自肖群忠,霍艳云著《论近现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写一篇体现爱国思想的小短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1-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李鸿章在一次上奏时说:“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利,故能横行于中国;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据此可知,李鸿章主张(       
A.改革封建教育制度B.开办资本主义企业
C.创立近代军事工业D.宣传西方民主思想
2024-01-2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