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陈正炎在其著作中指出:“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往往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的社会动乱时期相联系,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按照侯外庐的观点,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诉求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唐代中叶为分水岭,“前一时期农民起义主要表现在反徭役并争取人身权方面,因而其口号所包容的思想主要是一种狂暴式的财产共有或共同劳动的教义,后一时期的农民起义主要表现在分产均产方面,因而其口号所包含的思想主要是一种更现实的财产平均的教义”。

材料二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对大同理想的探索,没有超越传统的平均主义思想,也没能超越传统的皇权主义思想,太平天国的大同梦想最终化为泡影。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财产共有,反对私有,发展资本主义的工商业以及学习现代文明的主张,虽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法实现,但多少已经有了现实的成分。与康有为的“大同之世”相比,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更为贴近现实,在分析西方社会弊端与当时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境界。中国传统大同思想跟随着历史的脚步,逐步由空想走向现实。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的共性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大同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边防压力,但由于清政府财政匮乏,重点守东南沿海还是保西北边陲,成为清朝重臣们之间争论的焦点。下表为清朝重臣们的主要观点。

派别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海防派李鸿章等“近日财用极拙,人所共知,欲图振作,必统天下全局合盘同筹而后定计。”“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江海防维实为今全局要务”。
塞防派王文韶等“俄人占我伊犁,有久假不归之势。只要俄人不能得逞于西北,则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否则我师退一步,则俄人进一步,我师迟一日,则俄人进一日。事机之急,莫此为甚。”
并重派左宗棠等“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防”和“塞防”争论的历史背景并对这场争论进行简要评价。(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3-12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说: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晚清时期这样频繁地进行“新政”、“变法”。短短70年间,全国规模的新政、变法就进行了三次:19世纪60年代后的洋务新政、19世纪末的戊戌新政、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以下关于三次新政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B.都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C.都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发生
D.都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失败
4 . 关于丁汝昌在黄海湾战中负伤的原因,史料有不同的记载(见下表所示)。有学生依据表中史料进行思考,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记载史料来源
十八日与倭接仗,昌上望台(舰桥)督战,为倭船排炮将“定远”望台打坏,昌左脚夹于铁木之中,身不能动,随被炮火将衣烧,虽经水手将衣撕去,而右边头面以及颈项皆被烧伤丁汝昌向李鸿章递交的海战报告
“立于飞桥之前方者为提督……彼等不能在此久立,因桥非稳固之建筑。桥下之大炮开火时,桥将毁碎。”“盖刘(步蟾)已令发炮”,而丁等正“立于飞桥,正在炮上之部分也”,舰桥塌落,“丁提督则堕压创甚”发表于1929年的定远号参战人员英国人泰莱的回忆录《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
A.史料本身是复杂的,必须加以审慎甄别与实地考证
B.丁汝昌意在渲染个人的抗敌精神,其报告不足为信
C.泰莱回忆录的发表晚于丁汝昌的海战报告,其可信度相对较低
D.史料出入较大,均不能作为研究丁汝昌负伤问题的第一手史料
2023-10-15更新 | 280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因高丽朝贡使者往来频繁,告谕中书省限制其贡期及贡品数,“宜令遵三年一聘之礼……所贡方物止以所产之布十匹足矣”。同时亦将此意转谕安南、爪哇、真腊等国。进京朝贡的人员住在会同馆,“旧例各处夷人朝贡到馆,五日一次放出,余日不许擅自出入,惟朝鲜、琉球二国使臣则听其出外贸易,不在五日之数。”明政府还规定了各国入贡的贡道,要求朝贡船停泊在指定的港口,按规定的路线将贡品运送至京。

——摘编自李金明《试论明代外朝贡贸易的内容与实质》

材料二   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渔民被台湾土著杀害,出兵台湾。清政府郑重指出:台湾、琉球“二岛俱我属土……裁决固在于我”。1883—1885年中法战争后,法国占领越南。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承认朝鲜“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故凡有亏损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自此,晚清封建宗藩体制彻底崩溃。

——摘编自林龙飞《晚清宗藩体制的解体》

材料三   1949年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各国政府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后,中国政府采用灵活的方针处理外交问题,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不经谈判即行建交的办法;对民族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先谈判后建交的原则,在对方明确表示不承认台湾的国民党政权,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再就建交具体问题进行磋商;对于美、英、法等国,则不急于采取行动与它们建交。新中国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反映了新中国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特别是同邻国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真诚愿望。

——摘编自于化民《“三大政策”与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对外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对外关系从晚清到现代的变化及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国家对外关系的主要因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78月,在李鸿章的委派下,唐廷枢开始利用唐山丰富的煤炭资源筹办开平矿务局。为了筹措资金,唐廷枢在上海、武汉、天津、南京、宁波等各口岸销售开平煤矿股票。1878年招股20万两,1879年招股已达70万两。在1888724日,开平矿务局在直隶唐山开平镇正式成立,并于三年后(即1881年)全面投产。为了改善运输条件,唐廷枢还修筑铁路运输煤炭。兴办铁路遭到了守旧官僚的极力反对,李鸿章与反对派进行论战,并力邀官员到唐山现场体验蒸汽火车才平息了异议。开平煤矿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已年产75万吨以上,成为重要的原煤供应基地,开平煤矿生产的煤炭不仅供应国家民生,而且供给北洋舰队。

——摘编自谢乐乐《“中国煤炭工业源头”——开滦煤矿》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开滦煤炭销量欠佳,矿方拖欠工人工资,劳资纠纷不断。人民政府特许开滦煤炭运沪换面,允许开滦煤炭独家出口,工人的生产和生活得到保障。此外,党和政府大力帮助矿方进行企业内部改革,减少开支,也是缓解产销矛盾、渡过困难的重要举措。1952517日,人民政府宣布代管开滦煤矿,随即进行了大规模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使开滦工人阶级真正成为矿山的主人,煤炭开采量大幅度上升,开滦煤矿重新焕发了生机。

——摘编自杨磊《人民政府代管开滦煤矿的前前后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平煤矿建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开滦煤矿渡过难关的原因和开滦煤矿发挥的作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肩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成为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以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和1861年的辛西政变为契机,中外反动势力由彼此对立开始走上相互勾结的道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根本利益——统治、剥削中国人民,而当时首先表现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只有这样,清政府才能保住它的统治,外国侵略者才能保证不平等条约的实施。《北京条约》刚刚签完字,外国侵略者就纷纷提出帮助清政府对太平天国作战的建议;1862年,清政府正式宣布了“借师助剿”的方针,英法两国公使也向清政府宣布放弃“中立”,“帮助官军”镇压太平军,中外反动势力由此正式勾结起来。

——摘编自范卫平《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材料二1900年,某英国侵华代理人曾总结道:“盖中国人数千年在沉睡之中,今也大梦将觉,渐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之思想,故义和团之运动,实由其爱国之心所发,以强中国、拒外人为目的者也……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必有义和团之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

——摘编自吴民贵《慈禧太后与义和团——兼与丁名楠先生商榷》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的历史使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近代的农民阶级在反侵略斗争中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是1875—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洋务派开办新式煤矿(部分)的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新式煤矿的开办(     
开办年份煤矿名称创办者开办原因
1875直隶磁州煤矿直隶总督李鸿章机器制造局和轮船招商局用煤
1876台湾基隆煤矿两江总督沈葆桢福州船政局、军工厂等用煤
1879湖北荆门煤矿直隶候补道盛宣怀机器制造局和轮船招商局用煤
1880山东峄县煤矿安徽寿春候补知县——
1882江苏徐州煤矿知府胡恩燮——
1891湖北大冶煤矿湖广总督张之洞汉阳铁厂用煤
A.实现了政府对煤炭资源的垄断B.抵制了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
C.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原因,时人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器不如人”。正如李鸿章所言“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弓矛小枪小炮,故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而解决之道,在“讲求洋器”。这种认识,在当时(     
A.引发了全盘西化浪潮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D.促进了维新运动的深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