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3 道试题
1 . 下为近代史上某一战争形势图,这一战争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这场战争及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日本偷袭清朝运兵船,挑起了战争
B.北洋舰队官兵英勇作战,重创日本舰队
C.战争的失败,证明洋务运动的破产
D.战争后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的战略要地
2024-02-0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1866年,奕等人认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建议在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招收科举正途出身五品以下京外各官入馆学习。倭仁上奏折指出,奉“夷人为师”,就会“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这场思想论战(     
A.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正面交锋B.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说明学西方技术无法保障国家安全D.表明中国现代化道路艰难曲折
2024-02-0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李大钊说:“故太平天国,乃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而使中国农民失业之影响,而以民族思想及耶教观念相结合所成的大运动。”这一论述主要反映了(     
A.外部势力导致小农经济解体B.太平天国积极抵抗外来侵略
C.太平天国的宗教色彩较浓厚D.列强侵略激化中国社会矛盾
2024-02-0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钦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如图是1867—1895年上海制造局译印图书目分领域统计数据。据此可知,该局译印图书(     
A.适应了洋务运动的需要B.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诉求
C.表明崇尚科学成为主流D.旨在传播西方工业文明
2024-02-0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代中国始终涌动着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启蒙运动。翻开晚清以来思想先驱们的煌煌巨册,有关启蒙思想的文字和呐喊比比皆是。从魏源的《海国图志》,到谭嗣同的《仁学》和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从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到五四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潮波波相续,异彩纷呈,成为救亡和革命的重要思想基础。

——摘编自马粼《论影响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发展的因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动兴起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意义。
2024-02-04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为张海鹏教授对晚清时期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的概括。

阶段划分

阶段特征

阶段一

1840~1864年

是中国初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的积极力量对中国社会面临的急遽变化作出初步反应的时期

阶段二

1865-1895年

阶段三

1896-1901年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确立期,也是中国社会中的积极力量对所处环境作出强烈反应的时期

阶段四

1901-1912年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下沉沦到谷底的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在成长,其政治代表人物发动辛亥革命……
(1)仿照材料中作者对阶段特征的概括思路,写出1865-1895年的阶段特征。
(2)指出阶段三中“中国社会的积极力量作出强烈反应”的代表性事件,并任选其一简述其历史意义。
(3)作者认为“1901-1912年是中国社会向下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举出两个事例说明该观点。
2024-02-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下图为近代某运动的路线及主要活动区域。该运动(     
A.导致清王朝统治的结束B.颁布并实施了《资政新篇》
C.缘于洋教与民众的冲突D.未能突破封建秩序和思想
2024-02-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880-1912年,清政府以大城市为中心自建了30多条铁路,形成了连接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局部铁路网。这些铁路的修筑(     
A.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权B.体现了对列强侵华的妥协
C.是列强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D.取决于中国重工业的发展
2024-02-0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从“自强”到“求富”,洋务派逐渐形成对“西学”认识的新突破。这一变化(     
A.巩固了传统封建统治B.使西学成为主流思想
C.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D.使实业救国成为共识
2024-02-0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李鸿章认为“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为此建立了上海炮局、江南制造总局等。随着军事工业的开办,原料、经费等困难日益严重,李鸿章认识到军事工业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从而产生了发展工商业的思想,并创办了开平矿务局等。此外,李鸿章还在天津等地开办了电报、水师等学堂,派遣留欧学生。

——摘编自胡滨、李时岳《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康有为主张用“西法”来医治中国社会的弊病,这在他的历次上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如在《上清帝第二书》里,他提出“变法之法,富国为先”,而“富国之法”,即为钞法、铁路、机器轮船、开矿、筹银和邮政。在《上清帝第三书》里,他重点强调汰冗兵、制兵器、广学堂、练将才、厚海军等。在《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里,他又提出“统筹全局,商定政体”,把改变政体提到变法的首要地位上来。

——摘编自张凯之《中国思想史》

材料三   我们认为,即使是维护中国的完整与独立的善意与义侠行为,如果像我们所了解的那样是指对目前摇摇欲坠的满清王室的支持,那么注定是要失败的。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消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这样一来,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190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鸿章为使“西人敛手”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孙中山与康有为思想主张的不同之处。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近代先进中国人所具备的主要精神品质。
2024-02-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