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事件主要内容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建成新式海军
19世纪90年代戊戌维新运动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
1911辛亥革命革命派发动武昌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概括上表所列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请任选两件事说明其意义。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近代中国面临多种选择:一是保守派的排外与故步自封;二是洪秀全的天国乌托邦;三是洋务运动。当时的中国要从封建社会迈向近代化,在当时既无阶级基础,又无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统治阶级上层,从学习器物开始。即使太平天国取代了清政权,也会按《资政新篇》的路子去走,但这实际上走的仍是洋务运动之路。洋务运动的核心就是建立新工业,搞洋务不单是中国的必由之路,凡是遇到西方侵略的国家都会采取同样的解决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叩关入侵,“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他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

——摘编自孟昭《全国第五届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完整,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的同志认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开创人,这是不无道理的,我认为,说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比较合适,它是19世纪那个年代的开拓性人物。甲午战争时期或稍后,孙中山、章太炎还上书李鸿章,把变革的希望寄托在李鸿章的身上。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李鸿章是那个时代推进中国近代化的代表人物。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李鸿章毕竟是个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清朝大官,他同封建统治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当然没有越出封建机体。可贵的是,他给封建体制绽开了一个裂口,这是评价李鸿章与中国近代经济的基点,我们不能超出这个基点,超出这个基点就与当时的历史不吻合。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以“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为主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清晰,逻辑严密)
4 . 晚清政策调整与社会秩序。

材料   晚清不同于此前的任何朝代,被称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又与此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其后中国历史的很多方面都是由这个时期决定的。清廷在19世纪50年代似乎大势已去,灭亡指日可待。但让人惊异的是,它不仅没有灭亡,反而继续存在了半个多世纪。尽管19世纪60年代后清朝进入被不少学者所称誉的“中兴时期”,但实际上,这个“中兴”相当勉强,因为自此以后清朝始终在风雨飘摇之中。虽有了一点“中兴”的迹象,但最终不仅没有实现“中兴”,反而像一艘汪洋大海中的破船,随时都有沉没的可能。当然也不可否认,这时期清朝确实有很多新的特点,与传统统治相比确实有了一些新变化,比如大胆启用汉族官员等。

——摘编自仲伟民《全球史视野:对晚清时局的一种新解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晚清政策调整与社会秩序”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1-2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