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山东省城济南的商贸发展已远不及烟台、青岛等“约开商埠”城市。随着胶济铁路即将竣工,德国势力必将籍铁路的便捷,由胶澳一隅向山东腹地扩张。19045月,在时任山东巡抚周馥和前任巡抚袁世凯奏请之下,在胶济铁路沿线最重要的济南、周村、潍县三地自开商埠。

——摘编自王音《济南“自开商埠"百年回眸》

材料二   济南开埠后,在山东政府“通商惠工"政策的扶持鼓励之下,中外资本源源流入。民办近代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洋行林立。至辛亥革命前,济南的城市人口由开埠前的12万增至25万。

——摘编自王音《济南“自开商埠"百年回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济南开埠的原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简析济南开埠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夫日:匈奴桀黠,擅恣入塞,犯厉中国,杀伐郡、县、朔方都尉,甚悖逆不轨,宜诛讨之日久矣。陛下垂大惠,哀元元之未赡,不忍暴士大夫于原野;纵难被坚执锐,有北面复匈奴之志,又欲罢盐、铁、均输,扰边用,损武略,无忧边之心,于其义未便也。”“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易日:通其变,使民不倦。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

——摘编自桓宽《盐铁论·本议》

材料二  19世纪60-80年代,洋务是指处理由于外国侵略所引发的事项。甲午战争失败后,人们慢慢把引进西方机器生产、借西法制器也叫作洋务了。到了20世纪初,梁启超写李鸿章传的时候,把李鸿章办理军事和民用工业的事情称作洋务。此后人们逐渐把引进西方机器生产的一套办法称作洋务。到20世纪30年代,洋务运动的名称出来后,洋务运动中的洋务,主要是指引进西方机器那样一种新政。

——摘编自张海鹏《洋务活动及其现代的解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推行“盐、铁、均输”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所指内容的变化及其原因,并就国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3 . 失败
(1)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________的指导,没有________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
(2)影响: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________的统治,引起________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光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4 . 1858年一名侵华英军的军官写道:“中国官府惧怕我们的武力,并且对他们的正当权利一无所知,惧怕和外国人打交道。外国人变得更加猖獗,可以为所欲为地施展恶行,社会渣滓都被吸引到这个国家。”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
①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国家主权
②清朝地方政府的官员愚昧无能
③列强在中国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④沿海地区沦为列强的势力范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农民起义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东南,定都天京。大批满族官吏望风而逃。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罗泽南等湘籍官绅在湖南各地兴办团练,参与镇压农民起义,继而逐渐汇集壮大,最终形成了近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湘军。湘军诸将在战争空闲里,养成了看古人书、作经世文的习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被誉为近代湖湘文化之集大成者的曾国藩,他所率领的湘军部队所到之处,必请当地大儒给将士授课,学习儒学在部队里蔚然成风。同光年间,有一批湘军将领回到湖南,积极捐款筹建地方学校、书院等教育机构,并且亲自主持教学。湘军设编书局、采访忠义局,曾国藩组织幕员搜集、校刊和编撰各种古书和现刊,如《王船山遗书》《两江忠义录》等活动。湘军领导层绝对多数都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文武兼备的人才,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集、地方志和经学著作,成为今天研究近代湖南社会乃至整个近代中国社会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各州县为死难的湘军将士建立忠义祠、褒忠祠,撰写褒忠录,分别旌表,酌议从优抚恤,以宣传朝廷褒忠励节之道。这些宗祠为后世所景仰,成为近代湖湘文化体系中宝贵的文化遗产。

——熊英《湘军对近代湖湘文化的贡献及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湘军崛起的原因及湘军对近代湖湘文化的贡献。

材料二   近代湖南士人几乎都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当作自己神圣职责与使命,焕发出了一种百折不挠和勇于献身的奋斗精神。戊戌政变时,谭嗣同本可逃过劫难,却甘愿受死,以鲜血唤起民族觉醒。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中,湖南涌现了一批批英雄人物,如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可以说,没有湖湘弟子的参与,就不可能有辛亥革命。近代以来,面对危机四伏的社会局面,湖湘士人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清醒地意识到必须超越传统,积极向西方学习,实现国家的近代转型。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曾国藩将“师夷"的主张付诸实施,筹办洋务;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等为代表的一批现代湖湘文化杰出人物,他们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实践融会贯通,创立了中国革命的理论,从而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聂荣华《湖湘文化通论》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
2021-06-09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仿真卷(三)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光绪七年(1881年),薛福成署直隶宣化府,写出《酌议北洋海防水师章程》,提出了对未来北洋海军的构想,李鸿章以薛福成的设想为基础建立了北洋海军。次年,朝鲜兴宣大院君李昱应发动壬午兵变,薛福成向署理直隶总督张树声献计,尽快出兵朝鲜拘捕乱党魁首。张树声采纳了薛福成的建议,迅速平定了朝鲜之乱,使觊觎朝鲜的日本欲趁乱控制朝鲜的阴谋失败。光绪十年(1884年)初夏,中法战争爆发,时任宁绍台道的薛福成加强防务,指挥军民重创犯浙的法国军舰,因功加布政使衔。任驻欧公使期间,薛福成还参与众多具体外交事务,光绪十八年(1892年)与英国就滇缅边界划分和通商条约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由于薛福成援引国际公约,刚柔并用,英国终于同意签订《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中国收回了滇边部分领土和权益。此外,薛福成还以国际公法为依据,迫使英国政府同意中国在其属境内设立领事,这样,中国政府就在南洋、缅甸等处设立了领事馆,保护当地华侨的权益。

——摘编自《晚清外交家薛福成的一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薛福成任职期间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薛福成取得贡献的原因。
2021-05-17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同途殊归之思: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再审视

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产生于同一历史时期,变革的出发点都是救亡图存,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可谓同途殊归。

材料一   1854年,英国提出“修约”,1856年,清政府拒绝了英、法、美三国的“修约”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战后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培理率领舰队武力叩关,日本被胁迫签订《日美亲善条约》(即《神奈川条约》)。

——摘编自上海高级中学历史课本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日本西南诸藩武士为主力的倒幕派,提出“尊王攘夷”口号,武装倒幕。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起用地方武装,地主曾国藩、李鸿章等先后组建湘军和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摘编自上海高级中学历史课本

材料三   1868年,日本决意效法欧美,“脱亚入欧”,实行明治维新,通过“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消除各地藩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地税改革,使政府获得稳定收入。废除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度,倡导四民平等。移风易俗、开化社会文明……面对中西交汇的“千古变局”,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要求在保留中国固有政治制度和纲常名教的前提下,“力师西法”。清政府放手一批手握实权的廷臣督办军事和民用企业。清政府也曾派幼童留学美国,但1881年全数召回。原因是“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极应将局裁撤。”

——摘编自上海高级中学历史课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日面对列强要求的应对有什么不同?结果如何?
(2)据材料二,指出中日面对民族危机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3)据材料三,从指导思想、中央与地方关系、国民身份和文明开化方面比较中日改革的不同结果,指出两国改革同途殊归的原因
2021-08-09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11校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矿业开发工作是从铁矿、煤矿开始的。19世纪下半叶,清政府为了兴办洋务和北洋水师,制造枪炮、战舰和机器以适应防务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始筹划发展现代矿业和矿产品加工业。但由于中国当时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止,帝国主义者在华开办了许多较大规模的煤矿,外资煤矿产量占到了全国煤矿产量的83.2%。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矿产开发工作与整个国民经济一样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矿产勘查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获丰硕成果;石油、天然气在保持东部开发区稳产的同时,西部地区和海域地质勘查方面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黄金地质勘查大丰收;铜矿勘查亦产生了新的突破;煤田地质勘查在陕、蒙、晋、交界地区发现并成功勘探了具有几千亿吨储量规模的神府、东胜煤田等一批煤田。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李林丹《中国现代矿业发展之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中国矿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矿业开发快速发展的原因。
2021-07-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4725日,日本海军在丰岛海面对中国北洋舰队发动突然袭击,挑起了战争。到18953月止,历时八个月。对中国来说,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但是,由于清政府内部分化,奉行一套投降妥协的外交、军事政策,加之帝国主义列强纵容日本等原因,以中国的惨败结束了这场战争。

——摘编自《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中日战争,严格讲,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沈阳开始的。19377月卢沟桥事变,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各党派和社会力量迅速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全民抗战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气象。中国共产党主导的敌后战场和中国国民党主导的正面战场所形成的合力,粉碎了日本灭亡中国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坚持统一战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来自东方特别是中国的民主力量与西方的民主力量走到一起后,世界民主力量对法西斯国家的协同作战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摘编自魏宏运《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第一次赢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第二次中日战争相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特点。
2021-07-0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清政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此刻的清王朝统治阶级不得不积极寻找能够巩固政权的出路。而在鸦片战争之后,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就觉察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中国古老的封建主义面前所显示出来的优越性,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这为统治集团寻找出路提供了参考。洋务运动一开始的目标是“求强”,具体表现在开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建新式军队、购买国外新式武器。但是兴办军事工业需要巨额开支,洋务派入不敷出,于是开始将工业范围扩大,兴办民用工业以“兴商务,竣饷源,困自强”。开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军,必须要有懂得西方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为此,1864年李鸿章奏请清廷改革科举制度,清廷也陆续开办了外文、军事、西医、电报等学校培养人才,并于1872年开始向海外派出留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人的思想开始摆脱蒙昧状态。

——摘编自李博《浅谈洋务运动步履维艰的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洋务运动开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2021-04-2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