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
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
2021-06-13更新 | 13530次组卷 | 107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864年,李鸿章在一封信中谈到,西方船坚炮利,中国“若不及早自强,变易兵制,讲求军实,仍循数百年绿营相沿旧规,厝火积薪,可危之甚”。由此可见李鸿章
A.深恶朝政腐败B.力图维新救国C.主张强兵御外D.开始了解西方
2021-09-12更新 | 4279次组卷 | 37卷引用:课时47战争与文化交锋-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88年,北洋水师宣布成军后,清廷即停止拨款购船;1891年,又停拨器械弹药款项,致使北洋水师“近八年未曾添一新船,所有近年外洋新式船炮,一概乌有”。据此可推知(     
A.晚清军事近代化受制于国家困境B.改革是重振国威的关键
C.学习西方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D.中国军备远远落后日本
2022-07-12更新 | 1934次组卷 | 22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课时及单元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78年,上海织布局筹建期间,总办彭汝宗在招股、购置机器、建厂等方面购置机器800部,结果这些机器都是劣质机器,根本不能运转。郑观应向李鸿章揭发彭汝宗的劣行时说∶“或独断而不相谋,或会商而不见纳。”这体现出洋务企业(     
A.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B.有一定的封建性特征
C.借鉴西方工厂管理经验D.受到外资企业的挤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甲午战前,由中国人执笔的《申报》对日本进行全面报道,对于中日实力对比非常乐观,“日人乌足以螳臂相当哉”。战后,《申报》感慨道:“夺我藩属,荡我边疆振动我人民”,不少文章主张中国效法日本变革。由此可知,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     
A.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B.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C.激起国民盲目崇外心理D.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2022-08-01更新 | 1235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51年,为了应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巨额军费造成的财政危机,清政府令新兴的湘、淮军“就地筹饷”,并下旨各省“所有该部岁拨京饷,著准其本年为始,归入冬拨案内,与各直省协拨兵饷一律酌拨”,规定督抚每年向中央缴纳额定数量的白银。这一做法(     
A.缓和了满汉地主间的矛盾B.顺应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要求
C.导致了中央权力的下移D.动摇了清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853年10月,刑部侍郎雷以諴向扬州附近米行按每石米50文钱为标准征税,以解决军饷困境,名为厘金,半年之中收钱即高达约2千万文。此后,各地相继征收厘金。这(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朝基层治理的完善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折射出农民革命运动对清朝统治的打击D.抵制了西方侵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洪仁玕在就义前的“供词”中说:“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但一自妖军贿买洋人以攻我军,我朝连续失城失地,屡战屡败。”这反映了(     
A.晚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B.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局面出现
C.洪仁玕揭示了运动失败的根源D.列强相互勾结共同宰割中国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9 .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面对国家危机,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真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作者认为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指出“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   ……(清政府)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运动的目的就是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摘编自柏杨《中国人史纲》


(2)材料中的“运动”指什么?作者认为此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

材料三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3)材料中马克思指出哪一思想的怎样的局限性?

材料四   教材P103学思之窗:“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

——《清德宗实录》卷418光绪二十四年四月


(4)据材料指出戊戌维新运动有怎样的局限性?
(5)结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前期,先进的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存在的局限性。
2022-08-20更新 | 63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10 . 经济变革

材料一1069年宋朝为指导变法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同年4月,遣人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11月,颁农田水利条约。次年,颁布募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一定数量的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1071年,颁布方田均税法,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材料二1861111日,奕䜣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洋务运动开展。19世纪60年代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大力引进机器设备,聘用外国技术人员,效仿西方进行军工生产。至甲午战争爆发前,洋务派共创建了二十一家军工企业,机器局遍及天津、上海、江苏、湖北、广东、陕西、台湾等省。1890年,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18939月建成投产,至辛亥革命前,有炼铁炉3座,炼钢炉6座,年产生铁约8万吨,钢近4万吨,钢轨2万余吨。

材料三19011月,清政府发布上谕:“现正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4月,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成立,筹划推行新政。19039月,清政府设立商部,随后颁行了《商人通例》《商会简明章程》等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们经营工商业的顾虑,也有利于约束地方官府的勒索。1905年后,每年新投资的商办企业资本在1500万元以上。


(1)对比材料一、二中两次经济变革内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侧重点不同的原因。
(2)结合所学,评析材料三中的经济变革。
2022-04-01更新 | 537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