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中国视角·世界认知

材料一   利玛窦在中国刊印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摹本),李之藻协助绘制

材料二

时间

中国视角·世界认知

16世纪末17世纪初

地如此其大也,而在天中一粟耳,吾州吾乡,又一粟中之毫末,吾更藐焉中处,而争名竞利于蛮触之角也欤哉……

19世纪中期

编撰完成《海国图志》《瀛寰志略》《康輶纪行》《海国四说》等著作。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编译出版《埃及近世史》《亚细亚西部衰亡史卷》《波兰衰亡史》《西力东侵史》《俄国蚕食亚洲史》《英民史记》《法兰西革命史》《美国独立史》等著作。梁启超发表《新史学》等文,指出:“今世之著世界史者,必以泰西各国为中心点……中国史在世界史中,当占一强有力之位置也。”

20世纪20年代

《西洋史要》出版,封建社会、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宪章运动、工业革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民族解放运动、巴黎公社、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第一国际等概念支撑了全书的总体结构。

20世纪90年代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六卷本出版,对世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着墨更多,并将中国史纳入世界史体系。

2023年

《新世界史纲要》出版,主编钱乘旦在前言中写道:“宗旨是探讨我国自己的世界史知识体系,为书写中国风格的世界史教科书搭建框架。”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解读“中国视角”下对“世界认知”的历史变迁。

2024-03-2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894年,《申报》报道,“屈指轮船招商局开办已二十年矣,长江大海往来运货约计每年二百万,统计中国之利少人洋船已四千万,其因有华轮船彼此跌价,华商便宜之数尚不在内。然则今之时势商务能不讲求欤?所盼以后利日益进、弊日益除,为中国立商务不隳之基,此为首务也”。这反映出部分国人认识到(     
A.洋务运动的局限性B.求富强国的重要性
C.制度变革的紧迫性D.社会转型的艰巨性
2024-05-13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94年,《申报》报道,“屈指轮船招商局开办已二十年矣,长江大海往来运货约计每年二百万,统计中国之利少入洋船已四千万,其因有华轮船彼此跌价,华商便宜之数尚不在内。然则今之时势商务能不讲求欤?”。这反映了(     
A.技术救国的实用性B.经济强国的重要性
C.戊戌变法的必要性D.社会转型的艰巨性
2024-05-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一中、泉港一中、厦外石狮分校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海各口,门户洞开,已为我与敌人公共之地。值此时局,似觉防无可防矣。惟交涉之事日繁,彼族恃强要挟,在在皆可生衅。自有洋务以来,叠次办结之案,无非委曲将就。至本年日本兴兵台湾一事,屡饬各疆臣严密筹防,调兵集船,购利器,筑炮台,一时并举,虽未即有把握,而虚声究已稍壮。该酋外怵公论,内慑兵威,乃渐帖耳就款,於国体民情尚无窒碍,未必非在事诸臣挽救之力……夫临事筹防,措手已多不及;若先时备豫,倭兵亦不敢来,乌得谓防务可一日缓哉!

——摘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拆》

材料二   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但是,过去我们也没有飞机和大炮,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向清政府提出筹办海防的理由。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海防建设与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不同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2024-05-26更新 | 12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80年代,思想家王韬撰文说:“华夷之辨,其不在地之内外,而系于礼之有无也明矣。苟有礼也,夷可进为华;苟无礼,华则变为夷。 岂可沾沾自大,厚己以薄人哉?”王韬的主张(     
A.推动礼成为评判文明的标准B.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缺陷
C.体现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转型D.是中国近代思潮嬗变的缩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洋务运动后期,中国朝野和西方很多人认为中国正在崛起,坚信以中国丰富的物产,如积极变革,“成为世界最大强国,雄视东西洋,风靡四邻,当非至难之事也”。

——新浪网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洋务派为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强国”做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二     谓中国海军之可虑,则实不足以知中国也。盖中国之积习,往往有可行之法,而绝无行法之人;有绝妙之言,而绝无践言之事。先是以法人之变,水军一旦灰烬,故自视怀惭,以为中国特海战未如人耳……于是张皇其词,奏设海军衙门,脱胎西法,订立海军官名及一切章程,条分缕析,无微不至,无善不备。如是,而中国海军之事亦即毕矣。彼止贪虚有其名,岂必实证其效哉?又何曾有欲与我日本争衡于东海之志哉?

——19世纪末日本驻华人士副岛种臣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论副岛种臣关于清朝海军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