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883年,山西巡抚张之洞针对山西“士气衰微而废其学”“此时为苦人才不足”的情况,设令德堂书院。最初开设经史、考据、词卷等传统科目,后添设农工物产、地理兵事、天算博艺等经济类科目。令德堂书院的课程设置(     
A.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B.超越了“中体西用”的范畴
C.适应了科举选官的需要D.源自变法维新意识的觉醒
2024-04-2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74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在给股东的报告中提到,招商局同西方航运公司相比,有3个有利因素:能够依靠运往北京的漕粮、公司管理费用低、易于从当地商人中揽载业务,并禁止外国人购买公司股票。这表明洋务企业(     
A.遏制了外国资本的发展B.具有鲜明的商战意识
C.仿照资本主义经营模式D.瓦解了传统经济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洋务运动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称为“同治中兴”,寄托了清王朝的希望,并明显地带有归复旧物的幻想;为稍明新旧区分,又称“同光新政”;为表示其回应泰西逼迫的一面,又称“自强新政”。时人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A.与客观事实完全背离B.因现实需要不断变化
C.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D.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2024-04-0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法战争后,张之洞上书朝廷说:自强之本,以权操在我为先,以取用不穷为贵兹虽款局已定,而痛定思痛,宜作卧薪尝胆之思,及今不图、更将何待?由此可见张之洞主张(     

A.掌握权力,振兴朝廷B.重整旗鼓,反抗侵略
C.闭关锁国,抵挡侵略D.学习西方,以图自强
2024-03-29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洋务派的支持下,1872年第一批赴美留学的30名幼童于上海启航。这些学生大部来自广东的贫困家庭,因为负责此事的官员根本找不到愿意让孩子去留学的富足家庭。并且,所有孩子的父亲都要在写着“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签字。这反映了(     
A.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实践受到抨击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早期现代化尝试与传统观念相悖D.边疆危机严重激起国人抵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95年4月底,《申报》刊文“谋富谋强议战议守,朝野上下,费尽数十年之心血,耗尽数亿万之赀财,及(中日)两国交绥,而文臣噤口而不能言,武臣束手而无所用……苟非振刷精神,一洗旧习,恐再阅数十百载,亦不能收富强之效,得战守之功矣”。该文旨在(     
A.强调师夷长技的必要B.反思洋务运动的举措
C.宣扬反清革命的思想D.拥护维新变法的诏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光绪年间,轮船招商局由于外商公司联合压价造成连年亏损,户部令沿海、沿江各省所运所解官物,一律交由招商局承运,并迫使外商轮船公司签订“齐价合同”,同时垫借200万两白银助招商局全款买下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这些举措(     
A.加强了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增强了民族航运业发展信心
C.摆脱了列强对航运业的控制D.保证了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61年1月,奕䜣等人在奏折中陈述:“近年来临事使探,往往得自传闻,未能详确,办理难期妥协。各国新闻纸,虽未必尽属可信,因此推测,亦可得其大概。广州、福州、宁波、上海旧有刊布,名目不同,其新开各口,亦当续有刊本,无论汉字及外国字,按月咨送总理处。”这体现出,奕䜣等人(     
A.对新闻纸真实性存疑B.希望拓宽渠道了解西方
C.主张兴办中外文报刊D.意识到通商口岸的重要
2024-01-23更新 | 447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均以“旧式水师”抗御西方列强的入侵,没有进行过一次像样的海战。而到甲午中日战争时,中国与日军发生了诸如黄海大战这样大规模的海战。这一变化(     
A.改变了中国“弱国”形象B.有力地捍卫了中国的海疆
C.体现了维新新政的成效D.得益于“师夷长技”的开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中体西用”改变了部分中国人认为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是“奇技淫巧”的观念,使他们开始重视西方科技的引进,同治光绪年间大量“有用”之西书被翻译、引入。据此可知,“中体西用”(     
A.践行了魏源“制夷”思想B.开始打破华夏中心观念
C.促进了中国文化的革新D.迎合了西方的文化侵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