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3 道试题
1 . 同治十二年(1873年)初,左宗棠提出了收复新疆的构想:“就兵事而言,欲杜俄人狡谋,必先定回部(南疆);欲收伊犁,必先克乌鲁木齐……要之,目前要务不在预筹处置俄人之方,而在精择出关之将,不在先索伊犁,而在急取乌鲁木齐。”左宗棠认为(     
A.塞防与海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B.政府态度决定西征的成败
C.正确的战略方针是收复失地关键D.中俄矛盾是当时主要矛盾
2024-05-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大联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1879年沙俄霸占中国伊犁北、西、南三面,抢掠财物,同时要求中国赔款。消息传来,国人群情激奋,“街谈巷议,无不以一战为快”。1884年,法国偷袭马尾军港的福建水师,“粤东义民,同声愤激,众怒汹汹,意欲毁法国商民房屋,攻击教民”。这表明当时(     
A.民主革命酝酿发展B.边疆危机凸显C.清廷重视舆论宣传D.海权意识增强
2024-05-07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枣强董子学校、昌黎第一中学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3 . 1875年,左宗棠西征,其军费筹集除了借助外债、他省协济外,还以缴纳资金占股的形式在上海组织设立“乾泰银行”筹集、支付月息,并以海关税作抵押,得到了上海、苏杭等地商号的支持。此举(     
A.解决了西北边疆的危机B.反映了晚清的财政困局
C.促成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加强了中央机构的权力
4 . 19世纪70年代,为应对台湾与新疆的边疆危机,清政府内部展开了一场关于“海防和塞防”的大讨论。如表为李鸿章和左宗棠在这场争论中的一些言论。据此可知,两者争论的根源在于(     
李鸿章况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复,则心腹之大患愈棘……则已经出塞及尚未出塞各军,似需略加复减,可撤则撤,可停则停,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
左宗棠现在用兵乏饷,指沿海各省协济为大宗,甘肃尤甚,若沿海各省因筹办防务急于自顾,纷纷请停缓协济,则西北有必用之兵,而东南无可指之饷,大局何以能支。
A.东南与西北的危机程度不同B.海防与塞防的战略地位不同
C.清政府的财政状况捉襟见肘D.李、左两人政治派别的不同
5 . 如表为清政府1853年~1911年的外债用途分类表,对表格数据分析合理的是(     
单位:两
债务用途债次债额占总额的%
镇压农民起义和革命
赔款或由赔款转化为外债
海防、塞防与抵御外侮
各种实业
行政经费
35
6
23
85
59
16949265.62
793883340
79501078.99
374560965.7
40993647.2
1
61
6
29
3
合计2081305888297100
A.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迅速发展B.清政府财政主权已完全丧失
C.镇压革命是清政府的中心任务D.晚清政府半殖民地特征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甲午战争之后,张之洞在“奏议”中提出九条自强措施(内容见如图)。其主张(     
一、宜练陆军;六、宜速讲商务;
二、宜亟练海军;七、宜讲求工政(即发展物理、化学、机械制造等);
三、宜亟造铁路;八、宜多派游历人员;
四、宜分设枪炮厂;九、宜预备巡幸之所。
五、宜广开学堂;
A.是对洋务救国思想的延续B.与维新派的救国方案一致
C.体现了浓厚的实业救国色彩D.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传入
2024-05-05更新 | 140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1871年,琉球漂流民在台湾被杀事件发生后,日本加快了吞并琉球的步伐,一方面将琉球国改为琉球藩;另一方面与中方签订《北京条约》,为其吞并琉球布局。这表明,当时中国(     
A.东南边疆危机显现B.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宗藩关系面临挑战D.台湾省国防地位提升
2024-05-0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推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1885年,在台湾设置行省,在澎湖设立总兵,并修筑新式炮台。1907年,清政府在东北置东三省总督巡抚,废除旗官,民事政令划一,统归于州县;军政事务归东三省总督掌管,统一军队指挥权力;并设置了许多兵备道,负责边务和对外交涉。

材料二

   
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治边政策转变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图片中的人物对中国出路所作的探索。
9 . 大生纱厂创办初期档案(1896—1907)是大生纱厂在早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历史记录,内容全面、系统。下表为其部分内容,该档案可用于研究(     
纱厂以股份制方式运行的文献
建造厂房、引入英国纺纱机器、购买日本物料等文献
经营上海至南通之间航运线路、南通天生港自开商埠等文献
捐资通州女子师范学校、震旦学院等教育机构和南通新育婴堂等慈善机构的文献
A.民用工业创办的历程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
C.实业救国思潮的实践D.教育近代转型的开端
2024-05-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80年,北洋海军驻守旅顺,加强了大连地区的防务建设,使这一地区迅即成为北洋海军的重要基地。1902年,贯穿东北的中东铁路和直通旅顺的铁路建成。1905年,大连成为“自由港”,接纳世界各国船只。大连的上述变化反映了(     
A.中国国内政局的变动B.列强经济侵略程度的加深
C.清廷经济政策的调整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