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 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诸国)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 压惩办。

——《辛丑条约》


(1)列举上述不平等条约所涉及的列强侵华战争。
(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列强侵华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
2023-12-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从中国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进行了一系列的艰苦探索和抗争,虽然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中华民族勇于探索的追梦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

——刘文《近现代中国各阶级追逐"中国梦”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9世纪中国所遭遇的列强侵略的灾难性战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840-1900年间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开展的运动。
2023-12-0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甲午战前,由中国人执笔的《申报》对日本进行全面报道,对于中日实力对比非常乐观,《申报》感慨道:“夺我藩属,荡我边疆……振动我人民”,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     
A.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B.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C.激起国民盲目崇外心理D.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4 . 1889年,江苏布政使黄彭年在《复陈议办铁路折》中指出应先修筑东、西两条国防铁路干线:东线自天津出山海关至黑龙江,复修支线至吉林宁古塔;西线自陕西、甘肃至伊犁,复修支线至南疆喀什。1907年,邮传部奏《筹画全国铁路轨线折》更是明确了这一原则:“就今筹之,当首定京城为轨枢,而区分海内诸轨为东西南北四大干。四干既定,循而求枝”。这些规划(     
A.体现了守边固疆的经略原则B.有效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军事入侵
C.使得边疆地区得到充分开发D.表明列强侵略中国进入了新阶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兴建铁路,增辟内河航线,直接沟通内地和通商口岸的联系,促进了贸易地区的扩大。进口的工业消费品应有尽有,出口的农矿副产品包罗一切,甚至清政府禁止出口的粮食及豆类也被大批掠夺出口。……进口方面,消费资料占70%至80%以上,出口方面,农矿原料及手工业品占80%。据1910年统计,进口商品中,消费资料占82.4%,其中直接消费品又占65.4%,而生产资科只占17.6%,机制品仅为6.8%。在6.8%的机器制品中,大部分还是外资工厂的产品。

——摘编自廖良辉《晚清对外贸易研究》

材料二   1956年,生产资料进口由1950年的4.86亿美元上升到14.32亿美元,占比相应从83.4%提高到91.6%,其中机械设备进口,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99.5%上升到53.6%,生产原料进口占比由1950年的60.9%下降到38.0%。生活资料进口由1950年的0.97亿美元增加到1.31亿美元,但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由16.6%下降到8.4%。

——摘编自李钢主编《中国对外贸易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的变化及原因。
2023-11-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面对高山族抵抗和清军增援,日本寻求外交解决,最终清政府与日签订了《北京专约》,对日赔款50万两白银。这一事件(     
A.强化了中日间的宗藩关系B.使中国丧失了对台湾的主权
C.加剧了中国边疆地区危机D.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2023-11-0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884年,四川总督丁宝桢奏报:“鲍超军需频重,措办为难。”与此同时,浙江巡抚刘秉璋奏报称“光绪九、十两年地丁因拨京协各饷为数甚巨,以致十年(1884年)兵饷不敷支销”。1885年,清廷岁入下降为7708.6余万两,较1881年岁入减少526.2余万两。材料可用于说明(     
A.洋务运动加重了政府的财政困难B.清政府急于结束中法战争的原因
C.民族工业发展冲击固有经济模式D.小农经济破产导致政府收入减少
2023-10-1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1885年在台湾建省。1907年,清政府将盛京将军改为东三省总督,裁撤吉林、黑龙江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巡抚,东北三省正式建立。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升边疆地区的行政地位B.促进边疆民族的社会转型
C.推动边疆社会的经济发展D.抵御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
9 . 如表是《海宁州志稿》中记载的关于1840年前至1858年广州和上海生丝年出口量(单位:包)的变化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广州上海
1840年前约89600
1845年67876433
1846年355415192
1851年240920631
1853年457758319
1858年*85970
A.传统观念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鸦片战争推动了中国外贸中心的转移
C.中国成为西方国家主要原料产地D.传统经济结构在西方冲击下发生变动
2023-10-11更新 | 392次组卷 | 9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了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研读下列条款内容,按其签订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②“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③“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④“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
A.①④③②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①③④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