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瓜分中国的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海关设在开放口岸,是一个国家对输出入国境货物的监督管理和征收关税的行政机关。近代中国海关,是在列强争夺中国权益的半殖民地时代产生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晚清中国近代海关设关地点与年代一览表

通商口岸设关年代通商口岸设关年代通商口岸设关年代
上海1854芝罘1863秦皇岛1902
广州1859琼州1876江门1904
汕头1860芜湖1877长沙1904
福州1861温州1877安东1907
镇江1861蒙自1889满洲里1907
宁波1861沙市1896海拉尔1907
天津1861杭州1896齐齐哈尔1907
九江1861苏州1896哈尔滨1907
厦门1862梧州1897长春1907
汉口1862腾越1900奉天府1907

——摘编自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


(1)概括指出晚清中国海关设置的空间演进特征,并说明成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海关设置产生的影响。
2021·全国·一模
2 . 有学者指出,要收回中国利权只有借外债,这样“必益加财政之穷乏,国民之负担。倘或不幸,而酿成内乱,再使列强乘隙乎?中国前途更何堪设想?”该观点反映了
A.国人救亡图存意识萌发B.实业救国是社会强音
C.利权收回需要周全考虑D.清政府的软弱与无能
2021-04-20更新 | 2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Ⅰ卷)
3 . 世纪之交风云变幻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外历史大事件

阶段中国世界
1895—1914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1914—1918袁世凯复辟帝制、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美日加紧对华扩张争夺、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1918—1921五四运动的爆发、
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中国共产党成立
旧殖民体系的瓦解、
巴黎和会分赃、
欧洲列强重新侵略中国

从上表中任选3个以上(含3个)相关信息,自拟一个主题,运用这些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主题予以阐释。(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4 . 下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抵起瓜分中国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5 . 近代中国人民在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斗争中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积极探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材料一   在一系列战败之后,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抽,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英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材料国2.3化两的赔款。日本要是拿这笔欯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那是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的变化以及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
6 . 《申报》曾报道,“奉天为我圣祖神宗当日发祥之地,今虽势不能敌,岂可轻以尺寸与人”,还有旅顺、威海皆军事要地,因而“中国万不可允倭人割地之请”。与此报道相关的战争
A.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B.使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7 . 下表反映了在1842~1919年间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大致情况(单位:个)。此表从本质上反映了
国别英国日本沙俄法国德国美国比利时葡萄牙意大利奥地利荷兰西班牙其他
条约数1631531047347412613775468
A.近代中国外交局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B.近代中国社会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美国对近代中国的侵略威胁性最大
D.中国陷入帝国主义共同宰割的局面
8 . 1899年,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政策意见书中写道:“观清国之情势,欧洲列强于清国版图内到处扩张其利益线,终将改变清国地图……不得不断定清国将如彼之犹太人种,国灭而种存。我国亦当预料未来情势,以作尽量扩充利益线之措置。”基于上述判断,日本
A.积极参与列强瓜分中国行动B.开始推行独占中国的政策
C.利用朝鲜问题挑起侵华战争D.加快推行近代化改革运动
9 . 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新航路的开辟B.世界市场的形成
C.工厂制的建立D.垄断组织的出现
10 .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中国开设银行,但数量有限;甲午战争后,开设的银行越来越多,一大批中外“合办”银行出现,纷纷给予清政府大量借款。这些银行的设立
A.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B.说明西方侵略中国方式有所改变
C.解决了民族工业的资金问题D.加剧中国通货膨胀影响中国发展
2020-11-25更新 | 1234次组卷 | 2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