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瓜分中国的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适应在华贸易发展的需要,1864年,英商投资创立汇丰银行。1868年,该行已被公认为“在中国最为重要的公司”。19世纪七八年代以后,汇丰银行一家买卖的外汇数额,经常占上海外汇市场成交总额的60%-70%,其外汇买卖牌价成为中国外汇市场行情的准绳。从1874年到1890年,清政府共借外债26笔,汇丰银行一家贷了17笔,占70.04%,成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急先锋。1894年后,汇丰银行在承贷的外国银行中独占鳌头,并在每一笔对华贷款中,附加苛刻的条件,借此控制中国的税收存管等命脉。此外,汇丰银行营业即对外发行小额钞票,到1890年末,已达618万元,“与营业于东方各国之银行相比,则汇丰银行之兑换券流通数为最多”。

——摘编自姜建清、蒋立场《中国近代银行史》

材料二   1912年经孙中山先生批准,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成立伊始,即大力支持南京临时政府,经募公债、代收税款、稳定货币发行。1915年中国银行试办外汇业务,后又增加外币贷款、经理政府外债等业务,与外国银行相抗衡。1928年后,中国银行通过贷款支持,帮助经营困难的张裕酿酒公司、无锡荣氏申新纱厂渡过难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银行斥巨资扶助铁道、公路、煤矿和水利建设,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支持内地经济振兴,率先发展农业贷款。抗战爆发后,恐慌蔓延,引发提存和抢购外汇风潮,中国银行为平衡汇市共投入英镑797万磅、美元1442万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银行积极为国纾难,每年经收侨汇占全国侨汇总数的50%以上,有力支援了前线。

——摘编自宗良、孙雨心《百年中行金融报国的历程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汇丰银行在中国迅速扩张的表现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银行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故大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之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从1895年到1899年,英国、俄国、比利时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攫取了近1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材料表明了(     
A.列强已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受益产生
C.中西文化交流与传播日益密切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 . 甲午战后,英国获得了山西、河南、直隶、四川等省矿产资源的优先开采权,德国染指开平煤矿,俄国事实上获得了在长城以北及东三省、新疆等辽阔土地上开采各种矿产资源的优先权。列强的这些行径(     
A.表明其对华进行商品输出B.推动了民族重工业的发展
C.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D.缓和了西方各国间的矛盾
4 . 下图为1891的揭帖漫画《鬼拜猪精图》。此类漫画在当时(     

A.深受“扶清灭洋”口号影响B.体现了国家意识的高涨
C.易于激发民众的反抗精神D.抨击了洋人朝廷的腐朽
2024-01-04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三1月份高考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96年,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获得中东铁路修筑权;1897年底,沙俄悍然出兵占领旅顺和大连湾;1900年,沙俄又趁机把整个东北地区置于其直接控制之下,由此引发了日俄战争。结果沙俄战败,被迫把中国东北南满地区的权益让给日本,由此形成了日、俄势力分据中国东北的局面。由此可见,当时(     
A.列强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B.救亡图存成为共识
C.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外患D.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6 . 下表所示为19世纪末俄国部分报纸的内容摘编,俄国此举意在(       

时间

报纸名称

内容

1894年10月

彼得堡报纸

“俄不如合英、法二国剖分而食之”

1895年年初

《新闻报》

鼓吹利用当前的大好时机,“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由欧洲有关的几个主要国家加以瓜分”。

《新时代》

“在横穿西伯利亚的铁路建成以前,我们现有的边界绝不是固定不变的界线……为什么俄国就不能在太平洋沿岸取得一个立足之地”。
A.率先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与英法两国结成军事同盟
C.通过社会舆论监督政府D.营造瓜分中国的舆论氛围
2023-12-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7 . 1896年,驻华时间长达33年的德国公使巴兰德被长期负责非洲事务的专家申克和海靖接替;英国驻开罗总领事窦纳乐则首次赴远东工作,任驻华公使;1898年,美国以军队出身的康格接替驻华13年的登比。由此推知,这一系列的外交调整(     
A.激化了清政府同列强的矛盾B.便利了中国汲取外交经验
C.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D.预示了清廷沦为洋人朝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97年2月,中英签订《续议缅甸条约附款》,规定中国未经与英国议定,“不能将现在仍归中国在湄江左岸之江洪土地……让与他国”,云南地区修铁路,要与英属缅甸的铁路相连。3月,法国驻华公使给总理衙门的照会中,要求中国不将海南岛割让他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经济被西方资本垄断B.列强在中国强租租借地
C.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D.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
9 . 下面是近代上海的对外贸易统计表。这从侧面反映出,这一时期(       

时间

对外贸易值(万海关两)

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

1860~1870年间

7400

超过60

1900年前后

1.55亿

约55

1911年

3.78亿

约45

A.上海逐步丧失了对外贸易优势B.列强扩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上海的海关管理权已逐步丧失D.民族工业发展推动了贸易发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法战争后,法属印度支那及毗邻地区被视为法国远东利益的重点。于是"补充以前订立的条约内容,确定划分边界,以及同中国发展持久、可靠之关系"势在必行。18944月,法国与清廷展开谈判,最终在《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翌日达成协议。18972月,中英签订《续议缅甸条约附款》,实际等同于让“英国人获得西江的开放权”,这损害了法国"在印度支那邻近中国省份云南、广东、广西所取得的优先地位”。同年3月,法国迫使清政府做出海南岛不割让照会,以示对法国的“补偿”。此外还邀请法国工程师和企业界参加广东、广西、云南的铁路修建和矿藏开采等活动。

——摘编自庄和颇《基于〈中法新汇报〉的近代法国对华策略解读》

材料二   1958年戴高乐在法国执政后,主张提高法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对美苏核垄断甚为不满。1963年苏美英签订部分核禁试条约后,戴高乐不顾美国的阻挠和反对,即派代表赴华谈判法中建交事宜。19641月,毛泽东向来访的法国议员代表团指出:我们做个朋友,做个好朋友。你们不是共产党,我也不是你们的党;我们反对资本主义,你们也许反对共产主义。但是,还是可以合作。在我们之间有两个根本的共同点:一是反对大国欺侮我们。不管资本主义大国也好,社会主义大国也好,谁要控制我们,反对我们,我们是不允许的。二是使两国在商业上文化上互相往来。经过谈判,中法两国政府于1964127日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程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后期法国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期中法关系的新发展,简析其历史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