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维新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维新运动期间,康有为认为西方的议院只不过是“彼族实暗合经义之精,非能为新创之治也”,“夫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谋及庶人为大同”。康有为的这些言论(     
A.极力推崇古代大同思想B.对欧美制度盲目排斥
C.尚未突破传统政治思维D.试图为变法减小阻力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内本于心性,而外归极之于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只是在人圈子里尽人道,中国的文化精神只是一种“人文主义的道德精神”。所谓人文,则须兼知有家庭、国家与天下。要做人,得在人群中做,得在家庭、国家乃至天下社会中做。这并不是说中国人不看物质表现,但一切物质表现都得推本归趋于道德。中国人认为人性即是自然,一切道从人性而生,即自然人文合一。换句话说,天人合一。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是深于民族观念的,但中国人传统的文化观念,终是极为宏阔而适于世界性的。中国人对外来文化,常抱一种活泼广大的兴趣,常愿接受而消化之。中国人常抱着一个“天人合”的大理想,觉得外面一切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值,都可融会协调,和凝为一。

——钱穆《中国文化精神》

材料二   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评述梁启超的观点。(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6-23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突破卷32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康有为指出:“尝考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器,而在穷理劝学。”他认为,改良教育,一是要废除八股文,二是要管理学校。他在变法时上奏的《请开学校折》中,呼吁“今者,广开学校为最要矣”。康有为的这些主张(     
A.未跳出“中体西用”的框架B.体现了全盘西化的倾向
C.利于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2023-06-13更新 | 375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突破卷05晚清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近代中国寻找国家出路时,农民阶级创立绝对平均方案;地主阶级分别提出师夷长技方案、中体西用方案;资产阶级分别提出君主立宪方案、民主共和方案、民主科学方案;无产阶级提出社会主义方案等。这过程,反映了中国(     
A.汲取文明是与时代密切联系于一体B.始终找不到适合国情的出路
C.救亡图存成为当时中华民族的共识D.近代人学习西方更趋向理性
2023-06-09更新 | 886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突破卷05晚清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从8世纪中叶起,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实施博采诸家、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大力倡导并赞助将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国的学术典籍译为阿拉伯语。在哈里发的资助和倡导下,在首都巴格达创建了国家级的综合性学术机构“智慧馆”,由翻译局、科学院和图书馆组成。智慧馆以重金延聘了各地不同民族、宗教信仰的近百名著名学者和翻译家,集体从事译述、研究活动,将用重金从各地所搜集的一百多种各学科古籍进行了整理、校勘、译述。他们在对原著直译的基础上,作了大量校勘、注释、质疑、摘要、评论等,发挥了自己新的创见。至阿拔斯王朝前期结束时,古希腊典籍中重要著作都已译成了阿拉伯文,其中有柏拉图的《法律篇》《国家篇》、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以及医学、天文学、数学方面的译作。这些著作给阿拉伯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和迷人的智慧,不仅大大丰富和增长了见识、学问,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将阿拉伯人由一神信仰阶段带入了层次更高的理性思辨阶段。

——摘编自潘潇寒《阿拔斯王朝百年翻译运动》

材料二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深感西方船坚炮利,提出必须“访夷情,译西书”,开近代翻译先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开始筹建京师同文馆译书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等机构从事大规模翻译活动。徐寿1868年在江南制造总局主持译书工作,大多是根据西文的较新版本,由传教士傅雅兰口述,徐寿用适当的汉语表达出来,前后译书17部约280万余字,所印书籍涉及经济、军事、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甲午战争之后,翻译活动迎来新的高潮。随着洋务运动的式微,翻译活动也逐步走向民间,形成了近代晚期新兴的翻译群体。著名的翻译家主要有马建忠、严复等。他们都满怀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有海外留学或驻外经历,对西方政治、经济、法律等有深入的了解。例如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标准,确立了翻译作品的真实性、严谨性和可读性。他在所译作品中都有序言,介绍翻译本书的目的,同时对书中旨意进行阐述。如翻译《天演论》中介绍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翻译《论法的精神》中对旧思想批判尤为突出,倡导“(立宪之国)主人非他,民权是已”的主张。严复的翻译可以说不独是理论学说的介绍,而且是一种“批判的武器”。

——摘编自史日丽《近代翻译活动的时代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帝国百年翻译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前后翻译活动的变化,分析近代中国翻译活动的影响。
2023-06-01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突破卷12中古时期的世界-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戊戌维新运动期间,湖北各局、书院、学堂等纷纷购读《时务报》,使该报在湖北的发行量居全国之首。湖北成为戊戌维新运动的重要省份,是外省维新人士心目中的样板区。运动失败后,湖北民众继续探索救国之路,支持张之洞的新政改革。上述探索体现了(     
A.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B.维新派对清政府的支持
C.近代化实践不断深入D.维新运动群众基础广泛
2023-05-27更新 | 516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突破卷05晚清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于中国上下不通与遭受外侮之间的关系,梁启超曾总而论之曰:“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而舞文之吏,因缘为奸;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而守旧之儒,乃鼓其舌。中国受侮数十年,坐此焉耳!”至于如何去塞求通,梁启超认为办报馆、伸民权、设议院、合群、办会、设学校等,都是“去塞求通”的途径。论及设议院的功能,梁启超认为议院不仅可以“通下情”,而且是诸多途径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他将代表民意参与决策的议院制度理解为“混天下一心”,这显然是对西方议院制度的误解,但却是梁启超及其弟子们希望达到的政治目标。另一位时务学堂学生戴修礼的札记中也有类似的思想,称:“中国君无权也,臣无权也,民无权也。权何在?在故例也,在胥吏也,故成今日之烈祸……日本谓我十八省为十八国,不亦宜乎?”可见,君无权、民无权几乎是时务学堂师生的共识,而伸民权、开议院正是“通下情”“收君权”的绝佳途径。

——摘编自贾小叶《戊戌时期梁启超民权话语的思想逻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时期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时期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2023-05-21更新 | 324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突破卷05晚清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强调:要从维新派本身去寻求失败的原因,如果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失败。该学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没有坚强的组织领导B.措施过于细密且进程过于激进
C.缺乏成功的社会环境D.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
2023-05-06更新 | 241次组卷 | 30卷引用:专题05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光绪二十四年颁布的《明定国是诏》中宣示“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     
A.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B.劝导人们放弃天朝观念
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法阻力D.鼓励人们学习西方制度
2023-03-01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巩固卷05晚清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彼开口便曰‘爱国’,试问其所爱之国为大清国乎,抑中华国乎?若所爱之国为大清国,则不当有‘今则驱除异族谓之光复’之一语自其口出。若彼所爱之国为中华国,则不当以保皇为爱国之政策,盖保异种而奴中华,非爱国也,实害国也。”材料所体现的思想主张是(     
A.反对君主立宪政体B.主张改良现有政治
C.明确提出反帝要求D.三民主义的新发展
2023-02-04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巩固卷05晚清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