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维新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96年,谭嗣同创作了诗歌《金陵听说法》,诗中不只用了中国古代典故,而且引入了圣经典故,以及印度、英国的政治词汇和佛教用语。谭嗣同此举意在(     
A.促进百姓民族意识觉醒B.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借助西方势力推行变法D.继承三教融合的传统
2024-04-13更新 | 240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天津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895~1898年间,强学会、知耻学会、粤学会、保国会、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纷纷成立。这些民间团体的出现表明(     
A.中央权力的下移B.救亡路径的求新
C.革命力量的发展D.社会转型的完成
2024-01-02更新 | 149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023高一上·天津·专题练习
3 .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从未间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辉煌的过去和衰败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使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志士仁人,首先觉察到了这种危机。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

——摘编自张洪波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

材料二   

材料三   1949年至1978年,是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新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系和经济基础,调动了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本前提。

(1)举例说明1840—1912年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危亡、振兴中华而探索的重大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政治制度体系和经济基础的内容。
2023-12-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0题) -天津专用
4 . 1896年6月12日,刑部左侍郎李端棻向光绪皇帝上书《请推广学校折》。他认为“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今与西人交涉,而不能尽知其情伪,此见弱之道也。欲求知彼,首在译书。”李端棻的言论从侧面反映了(     
A.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B.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
C.中西文化冲突的加剧D.西学东渐进入新阶段
2023-09-28更新 | 12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其中明确宣示: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据此推知(     
A.洋务运动成效甚微B.军事改革大势所趋
C.变法革命色彩浓厚D.维新变法势在必行
2023-08-29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897年,梁启超为湖南时务学堂设计了功课章程。其中有一类是所有学生入学后半年内必须修的博通学,这门课所用的教材主要有《礼记》《孟子》《论语》等先秦诸子之作。梁启超要求学生反复研读这些经典,体会其中的“微言大义”,如让学生先体会《孟子》中的民权思想,再指导学生用中外政治法律进行比较参证。这一举措旨在引导学生认识(       
A.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进性B.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紧迫性
C.变法维新的历史必然性D.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重要性
2023-08-17更新 | 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观察如图,这两部著作(     

A.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介绍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导致清政府中央权力的下移D.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3-07-03更新 | 258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康有为指出:“尝考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器,而在穷理劝学。”他认为,改良教育,一是要废除八股文,二是要管理学校。他在变法时上奏的《请开学校折》中,呼吁“今者,广开学校为最要矣”。康有为的这些主张(     
A.未跳出“中体西用”的框架B.体现了全盘西化的倾向
C.利于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2023-06-13更新 | 37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898年,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愿入学堂者,均准其入学肄业,以期人材辈出,共济时艰。”由此可知,该诏书(     
①仍未彻底突破“中体西用”框架②极大动摇了守旧势力的政治基础
③初步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④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选官制度
A.②④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023-05-28更新 | 26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戊戌维新运动期间,湖北各局、书院、学堂等纷纷购读《时务报》,使该报在湖北的发行量居全国之首。湖北成为戊戌维新运动的重要省份,是外省维新人士心目中的样板区。运动失败后,湖北民众继续探索救国之路,支持张之洞的新政改革。上述探索体现了(     
A.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B.维新派对清政府的支持
C.近代化实践不断深入D.维新运动群众基础广泛
2023-05-27更新 | 52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