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维新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20世纪初,梁启超在其文章中提到,他欣赏西方学校教育中“注重于德育体育,锻炼强民体魄”的 做法,主张中国的学校教育也应该是多彩的,少年儿童在学习之余。“或游苑囿以观生物,或习体操以强筋骨,或演音乐以调神魂”。其观点意在(       )
A.否定中国传统封建教育B.宣扬西方教育先进性
C.通过教育推动社会进步D.主张分科教育的方式
2024-05-13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八校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梁启超认为中国重私德轻公德的传统对国家和国民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20世纪初,他在《论公德》一文中指出:“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国家之所以为国,赖此(公)德焉以成立者也。”梁启超对公德的倡扬和呼吁有利于(     
A.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B.传统道德思想向现代转换
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民主科学精神的广泛传播
2024-04-0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时务报》主要编创人员一览表

姓名籍贯出生年份身份教育背景
黄遵宪广东嘉应1848湖南按察使、创始人举人
汪康年浙江钱塘1860《时务报》经理进士
梁启超广东新会1873主编康有为弟子,举人
章炳麟浙江余杭1869编辑(曾任主笔)杭州诂经精舍受业8
严复福建侯官1854撰稿人、资助者、俄文馆总办毕业于伦敦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
汪大钧浙江钱塘1862撰稿人、曾任广东候补道副贡生,汪康年堂弟
韩文举广东番禺1864撰稿人康有为弟子,监生
谭嗣同湖南浏阳1865撰稿人拜欧阳中鹄等为师,同时自学西学

材料二   2《新青年》主要编创人员一览表

姓名籍贯出生年份身份教育背景
陈独秀安徽怀宁1879《新青年》创始人、北大文科学长秀才、“求是学堂”、留学日本、有革命经历
李大钊河北乐亭1889撰稿、北大教授永平府中学、北洋法政学校、留学日本、有革命经历
胡适安徽绩溪1891撰稿、北大教授上海梅溪学堂、上海中国公学、留学美国
易白沙湖南长沙1886撰稿少通儒家五经,常年安徽任教,有革命经历
刘半农江苏江阴1891撰稿、北大教授常州府中学、有革命经历
钱玄同浙江吴兴1887撰稿、北大教授上海南洋公学、留学日本、有革命经历
吴虞四川成都1872撰稿、北大教授20岁之前习传统之学,留学日本、有革命主张
鲁迅浙江绍兴1881撰稿、北大兼职讲师矿务铁路学堂、留学日本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清华《戊戌至五四中国报刊思想启蒙递嬗研究——以〈时务报〉〈新民丛报〉与〈新青年〉为中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时务报》《新青年》主要编创人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从《时务报》到《新青年》主要编创人员的变化所体现的时代变迁。
4 . 从魏源提倡“师夷制夷”,到清政府兴办“洋务”,不过20年左右;从洋务思想到早期改良思想,也不过20年左右;从早期改良思想到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不过十年多的时间;从维新变法失败到民主革命的高涨,不到十年;从辛亥革命失败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不到十年。这说明(     
A.社会急剧变化加速思想更新B.中国近代民主思想日渐成熟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D.政治革新助推西学东渐开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来。

材料   一部中国近代史,在于阐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推动着社会前进,而认识世界,寻求新的科学知识,探索新的理论,对革新社会、促进近代化的重要意义,许多爱国求实的知识分子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也应该得到历史的承认,历史证明,没有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中国是不可能获得独立自主的;不去钻研和推广文化科学知识,中国也很难前进而改变其“一穷二白”的面貌,他们的斗争和努力,长时期内没有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但不可否认,他们为衰败的中国社会增添了振奋国魂的活力,并从无数次挫败中,在五四运动后得出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确切结论。这就是近代史八十年要向读者展示的脊梁和前景。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具体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1-17更新 | 118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2024届普通高考模拟测试(五)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类:具体史实概念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第二类:对史实的抽象总结中体西用、托古改制、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任选其一,解释其概念与史实联系和它的新含义。
2024-01-1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天津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7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人关于中国问题的文化思考逐渐展开,继而形成一股社会性的文化反思思潮。文化反思在晚清经历了三个阶段,严复的《原强》(1895年)和谭嗣同的《仁学》(1899年发表),梁启超的《新民说》(1902年),新青年派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分别是这三个阶段的主要标志。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文化反思浪潮(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入发展B.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C.表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D.与社会政治形势紧密相结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及作用时,设计了如下示意图。


根据材料,从上图①②中任选一个历史时期,运用相关史实对图中所示关系进行探讨。(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条理清晰。)
2023-12-13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朱熹的《朱子家训》全文三百余字,精辟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被尊为千古“治家之经”。全篇文句工整,言辞清晰,流传较广,影响远大。其规定了

1)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

2)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3)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4)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节选自《朱子家训》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本位观念受到人道主义思想的冲击。康有为认为三纲是以侵犯他人自由为代价,违背天理。五四之后,家族主义成为思想家反思和批判的核心,如陈独秀一直呼吁唤起泯灭于专制文化旋涡的个人觉醒。在冲突的过程中,近代家庭伦理观产生。新的伦理观认为应该将家庭本位价值观和个人本位价值观进行融合,及要求个人履行家庭义务和责任的同时,也要关注个人权利和价值,倡导两性平等和尊重子女的人格独立等。

——摘编自刘海燕《冲突与融合:我国传统家庭伦理的近代转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家庭观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家庭观念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95年强学会成立后,参会的有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精英,有袁世凯、聂士成等新军将领,甚至翁同龢、张之洞等身任军机大臣或地方督抚要职的高层官僚也成为会员和赞助人,一些以保守著称的人士也开始出现态度上的新变化。这表明(     
A.体制创新的有利因素增加B.维新派与封建官僚已达成妥协
C.救亡图存已成为各界共识D.社会各阶层共同推进制度革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