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维新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维新派认为,中国人如一盘散沙,因此推行变法,必以合群为始;而兴办学会,汇聚四方豪杰,又是讲求兴民权、开民智的最好途径。维新派意在强调(     
A.维护民权是变法的最终归宿B.通过革命活动挽救民族危机
C.改良风俗壮大变法社会基础D.进行组织建设凝聚变法力量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王韬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法国大革命颇为关注。在其著述中揭示了波旁王朝统治下的法国社会危机状况及法王与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但同时认为法国大革命的根源在于激发众怒,“共和之政”最终导致法国的恐怖局面,对路易十六之死充满怜悯之情。他虽赞扬法国人民的巨大力量,又将法国人民指斥为“暴徒”“乱民”。王韬的这些主张折射出(     
A.国民政治觉悟普遍较高B.传统民本思想的束缚仍未突破
C.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社会转型时期人物的时代局限
2024-05-2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严复在《天演论》自序中言:“近二百年,欧洲学术之盛,远迈古初。……顾吾古人之所得,往往先之……其中所论,与吾古入有甚合者。”严复之说旨在(     
A.梳理中外学术源流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C.倡导西学中源学说D.强调维新变法理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戊戌变法期间,依张之洞建议,光绪帝下诏改革科举考试内容,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一些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这表明(     
A.废除科举制度成为共识B.近代教育体制开始建立
C.政局变化影响人们生活D.企业发展引导社会变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94年以前,我国农业科学的开展大抵仅是少数知识分子的个别行动。1894年以后,《闽报》《苏报》《大公报》《申报》《农学报》《维新报》等纷纷刊登欧、美、日的农业新知,官方协同地主士绅推动种种农业改革。这体现出(     
A.洋务运动推动农业科技普及B.现代农业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C.维新派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D.救亡图存运动深入经济领域
2024-05-2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六)历史试题
6 . 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思想变迁历程(     
A.经历了从学习器物、制度到思想的历程B.借助传统文化宣扬新思想
C.迟滞了各国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2024-05-2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戊戌变法前后,因日源词“领土”的输入,国人开始零星地运用这一新概念;自1905年起,该词不仅为大量新式知识分子所运用,而且见诸官方文书;辛亥革命前夕,“领土”更是取代“版图”成为中国最为核心的疆土概念。“领土”概念之所以提升,原因在于(     
A.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C.明治维新带来的启示D.资产阶级的不断壮大
2024-05-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历史研究中有关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比较的两种观点

观点学者代表理由
本质不同说林增平戊戍维新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的政治实践,而这一期间所谓的“新政”则是封建统治者为了欺骗人民和弥合同帝国主义的裂痕而改变其统治方式的表现;戊戌维新的最高目标是要求开国会、立宪法,把中国变为一个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国家;而这一时期的“新政”主要仅止于封建统治机构做某些改变
主要方面相同说张连起背景都是在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总形势下发生的
目的都是巩固皇权、变法图强、振兴国家及适应资产阶级的某些需要
内容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方面推行了类似的政策
后果前者失败,后者有正反两个方面的成果
结合上表中两位学者的观点及所学知识,确定一个核心观点并对其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列出所选观点,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楚)
2024-05-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世纪末,一些知识分子“破二千余年之结习”,以办报开展活动。这些报刊种类繁多,有的以政治论说为主,有的以提倡实业为主,有的偏重于自然科学知识的介绍。此外,这些报刊还普遍具有出版周期短、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的特点。该做法在当时(     
A.推动知识分子阶层发生了分化B.为思想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C.使报纸成为救亡图存主要阵地D.调动了人民群众革命积极性
2024·河北保定·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百日维新”期间,废八股的上谕发布后, “海内有志之士,读诏书皆酌酒相庆,以为去千年愚民之弊,为维新第一大事也……然愚陋守旧之徒,骤失所业,恨康有为特甚,至有欲聚而殴之者,自是谣该大兴,亦遍于天下”。这反映了(     
A.废八股遭到读书人反对B.政治改良道路的艰难性
C.变法失败是历史的必然D.变法加剧社会主要矛盾
2024-05-13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