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维新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维新派认为,中国人如一盘散沙,因此推行变法,必以合群为始;而兴办学会,汇聚四方豪杰,又是讲求兴民权、开民智的最好途径。维新派意在强调(     
A.维护民权是变法的最终归宿B.通过革命活动挽救民族危机
C.改良风俗壮大变法社会基础D.进行组织建设凝聚变法力量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严复在《原强》中指出,西洋“其鸷悍长大既胜我矣,而德慧术智又为我民所远不及……苟求其故,则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能使其民皆若有深私至爱于其国与主,而赴公战如私仇者”。这一思想(     
A.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提供了反清斗争的理论依据
C.突破了中体西用的藩篱D.揭示了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康有为曾说:“凡多阶级而人类不平等者,人必愚而苦,国必弱而亡,印度是矣。凡扫尽阶级而人类平等者,人必智而乐,国必盛而治,如美国是也。”据此可推知,康有为(     
A.将追求民主与救亡图存相联系B.意在揭示西方国家强大的原因
C.强调发展国民教育的重要意义D.救国思想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清末,以进化论为指导的“新史学”思潮兴起,史学撰述更加关注边疆史地、外国史地、中外关系,以及欧美革命史的引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是传播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新社会因素冲击了君主专制B.对外关系呈现缓慢转型
C.思想领域出现批判理学倾向D.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03年,严复翻译英国哲学家弥尔的《论自由》时将书名译为《群己权界论》,认为自由是“不偏于国群而压制小己,亦不袒护小己而使国群受害”,与儒家推己及人、守分知礼的“絜矩之道” 相通。这反映了严复(     
A.自由观深受传统影响B.致力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政治主张的日趋保守D.为维新变法制造社会氛围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高三最后一次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梁启超指出:“今日欧美诸国之竞争,非如秦始皇、亚历山大、成吉思汗、拿破仑之徒之逞其野心黩兵以为快也……其原动力乃起于国民之争自存……故其争也,非属于国家之事,而属于人群之事;非属于君相之事,而属于民间之事;非属于政治之事,而属于经济之事。故夫昔之争属于国家君相政治者,未必人民之所同欲也;今则人人为其性命财产而争,万众如一心焉。……呜呼,危矣殆哉,当其冲者,何以御之。”梁启超意在强调(     
A.古代与近代的帝国主义迥然不同B.近代欧美国家国势强盛的根本原因
C.近代帝国主义的扩张以国民为基础D.发展民族主义以抵御外侮的必要性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次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梁启超指出“所谓‘首出的人格者’,表面上虽若一切史迹纯为彼一人或数人活动之结果,然不能谓无多数 人的意识在其背后。实则此一人或数人之个性,渐次侵入或镌入于全社会而易其形与质。社会多数人或为 积极的同感,或为消极的盲从,而个人之特性,寖假遂变为当时此地之民众特性——亦得名之曰集团性或时代性。非有集团性或时代性之根抵而能表现出一史迹,末之前闻。”这段话旨在(     
A.阐明英雄人物的一切创造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基础之上
B.强调英雄人物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C.突出英雄人物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要比一般个人要大
D.揭示人人皆可创造历史,都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五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8 . 李鸿章曾在慈禧太后面前自称为“康党”,要求列名和资助强学会,后为了保护李氏家族利益公开反对变法。张之洞先后向清廷举荐梁启超等数十名思想开明、通洋务、懂西学的新派人士,但后来为“恐忤廷逆”解散了上海强学会。这反映出(     
A.维新派主导的社会改革急于求成B.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不可协调
C.洋务派应对社会变局的矛盾心态D.拯救民族危亡已成为社会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梁启超曾说:“欧洲近世文明兴起,路德新教之起,全欧精神为之一变。”康有为亦认为,亚历山大、凯撒、拿破仑诸大王都远不能与路德比,甚至希腊七贤、哥白尼、哥伦布、达尔文等人也都不如路德的贡献大。两人的观点(     
A.促进了新教在中国广泛传播B.代表了相当部分士人看法
C.客观评价了路德的历史地位D.旨在为维新变法寻找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晚清初期,严复鉴于“道、咸订约之时,既以民刑裁判之权,付之领事矣,又以国家科税之柄公诸外人,则所谓保护政策者,斯无望已”的现状,曾提出“必有海权,乃安国势”“税则者,有国有土之专权”的主张。据此可知,严复(     
A.主张捍卫国家海洋权益B.深受传统外交观念的影响
C.极力反对签订辱国条约D.具有一定的国家主权意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