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拳事杂记》记载“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联军入京后,则一变为“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民众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
B.学习西方成为社会的共识
C.清政府沦为列强治华工具
D.西装成为社会主流的服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可见当时
A.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
B.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
C.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
D.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
2019-05-07更新 | 449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反映了1861~1898年中国教案的情况。据此可知,甲午战争后
项目数量时间1861~1894.121895~1898.10
教案分类房产、地产纠纷193
文化、习俗冲突133
口角细故70
干涉词讼20
团会对教民的打击011
其他52

A.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文化渗透松弛
B.团会对教会攻击是教案主要冲突形态
C.官方的介入使民教冲突得以明显缓和
D.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西方宗教势力
2019-04-29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检测历史试题
4 .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中世纪原指欧洲黑暗的中世纪时期,这里的“中世纪”指的是封建专制国家)。”此评价最适合于
A.太平天国运动B.新文化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
C.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2019-01-21更新 | 710次组卷 | 46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义和团
A.极端排外情结
B.盲目排斥洋货
C.滥杀无辜百姓
D.维护传统社会
2019-01-09更新 | 163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运动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全面赞扬与肯定
D.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2019-01-01更新 | 344次组卷 | 53卷引用:河北省望都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由于帝国主义军舰在大沽口外示威,以及洋兵在天津租界登陆挑衅;六月十四日,义和团将城内教学焚毁……义和团趋势进入军械所,拿取洋枪弹药。从此,天津的部分拳民,开始使用新式枪械,保卫天津。”,这一描述表现了义和团的
A.反封建意识
B.盲目排外行为
C.反帝爱国精神
D.积极参政意识
9 . 太平天国运动借助基督教义反清,义和团运动凭借道教诸神“灭洋”。这表明近代中国
A.中外文化冲突加剧
B.民主独立成为时代主题
C.科学技术发展落后
D.农民运动缺乏科学理论
10 . 下图是八国联军明信片,寓意是某事件对西方各国来说是一场噩梦。下列诗句与此事件相关的是
A.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B.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C.三元里前声若雷,乡民合力强徒催
D.倭人竟割台湾去,万众一心谁敢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