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武帝《轮台诏》:“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摘编自《汉书》

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旱、蝗并至,诏曰:“若使年谷丰稔,天下乂安,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是所愿也,甘心无吝。”

——摘编自《资治通鉴》

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天理教攻打皇宫被镇压后,嘉庆帝下《罪己诏》通告全国:“当今大弊,在因循怠玩四字,实中外之所同,朕虽再三告诫……奈诸臣未能领会,悠忽为政,以致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思及此,实不忍再言矣!予惟返躬修省,改过正心,上答天慈,下释民怨。诸臣若愿为大清国之忠良,则当赤心为国,竭力尽心,匡朕之咎,移民之俗;若自甘卑鄙,则当挂冠致仕,了此残生,切勿尸禄保位,益增朕罪。笔随泪洒,通谕知之。”

——摘编自《清仁宗实录》

1901年,光绪帝发布“自责之诏”:“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国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摘编自《清季外交史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汉武帝与唐太宗“罪己诏”发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汉至清“罪己诏”内容的变化及原因。
2024-04-08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三)历史试题
2 . 从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到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再到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最后到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贯穿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主题是(     
A.国家出路的探索B.早期近代化的尝试C.学习西方的深入D.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2024-03-02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3 . 笔名是作者发表作品时所署的别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翻开晚清的书刊,当包天笑、陈冷、林白水、陈少白、于右任等卓然显赫的名字映入眼帘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其实只是笔名,对于他们的本名,人们却淡忘了;晚清笔名之盛,由此可见一斑。据统计,单是笔名超过几十个的就包括:李叔同(99个)、王韬(38个)、梁启超(38个)等;拥有十几个笔名者,不下40人。其中寄予政治思想的笔名为数众多,且有规律可循,基本延续社会思潮的发展脉络,因而最能反映时代的风貌。

——摘编自程丽红《笔名与时代——晚清报人笔名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为背景、以救亡图存为主题,自拟一笔名,并作简要说明。(要求:不得使用材料中已提及的笔名,紧扣时代,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1891年的宣传画《鬼拜猪精图》。该宣传画(     

A.受“扶消灭洋”口号影响B.易于激发民众的抗争精神
C.抨击义和团运动愚昧无知D.讽刺清政府对外软弱妥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陈独秀不同时期对义和团的评价。据此可知(       

1918年

1924年

产生义和团这怪物,原因在于:第一道教,第二佛教,第三孔教,第四以儒释道为精神的中国戏剧,第五“仇视新学妄自尊大之守旧党”。
——摘编自《克林德碑》,《新青年》第5卷第5期
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排外,他们不看见义和团排外所以发生之原因——鸦片战争以来全中国所受外国军队、外交官、教士之欺压的血腥与怨气!
——《我们对于义和团两个错误的观念》,《向导》第81期
A.实物史料的价值高于文献史料B.口述史料应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C.多方史料互证可确认历史事实D.时代背景可能影响撰述者认识
2023-11-13更新 | 23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北方义和团的带动之下,南方也兴起了一股反教会的浪潮。一时民情惶恐,商贾裹足,百业萧条。仅 1900年2至4月,"东南诸务损失至少数十万",在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东南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有时评认为与外国人"互保"之约,"虽用以自全,而国亦蒙其利矣。"东南互保局面的出现(     
A.为南方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B.使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C.为满清统治延续提供了时机D.使南方革命形势迅速发展
2022-09-26更新 | 983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安义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有四个中国人在聊天。甲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乙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丙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史实
A.甲B.乙C.丙D.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孙中山指出:“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材料表明
A.“庚子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B.孙中山主张“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
C.《辛丑条约》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D.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2020-04-26更新 | 934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0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三次质检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领导阶级纲领或指导思想重大斗争
19世纪中期农民阶级平均主义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资产阶级兴民权、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阶级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2020-01-17更新 | 711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重点中学南昌市铁路一中高三10月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一运动
A.以推翻清王朝为目标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C.促使清政府土崩瓦解
D.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