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国民革命运动
C.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运动
2019-04-0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梁启超在1923年发表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说:“我觉得这五十年来的中国,正像蚕变蛾,蛇蜕壳的时代。变蛾蜕壳,自然是一件极艰难、极苦痛的事,哪里能够轻轻松松的做到。心理上还有必变必蜕的觉悟,那么,把那不可逃避的艰难苦痛经过了,前途便别是一个世界。”下列不属于梁启超说的变蛾蜕壳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3 .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人’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抚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辛亥革命中
D.义和团运动中
2019-01-30更新 | 603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反映义和团认识到了(     
A.清政府与外国侵略势力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B.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占主要地位
C.西方列强与中国政府的矛盾尖锐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世纪末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它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与专制清政府的矛盾
B.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
C.中国农民和外国传教士的矛盾
D.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2019-01-24更新 | 206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制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材料二   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月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

材料三   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为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
C.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2019-01-21更新 | 707次组卷 | 46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初秋的上午,裕泰茶馆开始营业,掌柜王利发兴致勃勃地坐在柜台上。三三两两的旗人,遛够了鸟儿,走进茶馆来歇脚、喝茶。有两位茶客唱着京戏,另外几个围着桌子观赏着瓦罐中的蟋蟀。茶馆中到处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常四爷偏要谈谈国事。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饭、讲洋话的人,也看不起在营里当差的二德子之流。他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两个特务吴恩子和宋祥子抓去,送进了监狱。相面骗人的唐铁嘴来讨碗茶喝,说媒拉纤的刘麻子也来了把康六的十五岁的女儿康顺子卖给七十多岁的虎太监当老婆。主张实业教国的秦仲义走进来,说什么要办工厂,搞维新,和卫道的虎太监唇枪舌剑发生争执。

——摘编自老含《茶馆》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前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19-01-11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义和团
A.极端排外情结
B.盲目排斥洋货
C.滥杀无辜百姓
D.维护传统社会
2019-01-09更新 | 163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西省宁都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十月月考翠微班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