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蔡锷集·军国民篇》中曾这样写道∶"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锤,声撼大地。……未几有戊戌变法自强之举,此振兴之自上者也。逾年有长江一带之骚动,此奋起自下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这说明
A.甲午战争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B.当时中国社会政局比较动荡
C.义和团运动是自下而上的斗争D.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
2021-03-01更新 | 1090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专项02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斗争与民族崛起【过关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义和团的斗争直指外国洋人,“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瓷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者,皆毁物杀人,见洋字洋式而不怒者,惟洋钱而已”。这表明
A.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列强势力B.义和团运动思想上的落后性
C.义和团具有强大的反帝爱国力量D.中西方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
2022-04-30更新 | 53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玉林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评价近代某一运动:民族危机成为一种凝聚力,它引导了散漫小生产者,使旧的社会力量中深沉蕴藏着的民族斗争精神喷薄而出,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意识通过正义的行动表现了自己的活力。这一运动
A.体现了农民反封建愿望B.标志着中华民族精神的觉醒
C.收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D.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00年1月清廷颁布了一道有关处理教案的上谕。在这道上谕中,清廷要求地方督抚慎重处理各地教案,不可将反对洋教者一概“目为会匪”,“良莠不分”……地方官在处理此等民教案件时,应该“只问其为匪与否,肇衅与否,不论其会不会、教不教”。由此可知,清政府
A.试图操纵和利用反帝势力B.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积极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D.谋求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
5 . 晚清时期,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社会各阶层为寻求国家出路进行了探索。以下时间轴展示了其中的四件大事,方框处应填入(     
A.虎门销烟B.左宗棠收复新疆
C.义和团运动D.武昌起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阴影部分为近代一场运动的主要活动区域。这场运动(     
A.缘于《辛丑条约》激化了民族矛盾
B.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
C.寄希望于未完全掌握实权的光绪帝
D.使清政府政治和权力结构开始改变
7 .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两条老的南北干线(大运河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随着南来的贡米运输在1900年变成现金支付,大运河差不多就成为了明日黄花。这种现象
A.反映传统运输体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B.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C.揭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深层原因
D.表明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人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代表民族情感,但不代表时代的脚步,不是民族觉醒,但促进了民族觉醒。作为一场爱国运动,其植根于经济的保守意识,抵御外侮的愿望同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由救国而误国是一种悲剧。”材料所说运动
A.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达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促进当时人民的思想解放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2022-01-22更新 | 805次组卷 | 33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第一次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中华日报》曾在时评中指出:“其时通国臣民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抱怨,以下令逐客为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它评价的是(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维新运动D.义和团运动
2023-05-28更新 | 499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