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1 . 不同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特点、地位与作用:农民阶级工人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阶级是同盟军。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
(1)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
①含义:受地主阶级和____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的要求。
②表现:____运动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2)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
①含义: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难以提出科学合理的革命纲领以指导其革命。
②表现:《____》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不切实际性“扶清灭洋”口号的盲目排外性。
2023-02-1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微专题05侵略与抗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重点提炼】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0个微专题(新教材通用)
2 . 1900年7月,山西巡抚毓贤上奏:“长江、川、东、苏、浙、闽、粤各省,已与各国议明,中外互相保护。两不相饶,各国已经照会应允”。该奏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边疆危机B.甲午战争C.东南互保D.辛亥革命
3 . 电影中的历史。

历史题材的电影是借助光电技术重构历史场景的艺术,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也寄予着创作者的情怀。

电影《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故事梗概:黄飞鸿携十三姨、梁宽赴广州参加医学会议,遭遇了白莲教运动。白莲教大肆捣乱洋人的使馆、教堂等地盘,甚至连小学生也不放过,原来是满清大臣纳兰元述利用其来对付革命党。黄飞鸿在国际医学会议上宣讲了传统中医文化,与参会的孙文一见如故,发觉孙文对救国更具远见。纳兰元述利用白莲教冲击英国领事馆,试图抓捕孙文、陆皓东等革命党人。黄飞鸿力助孙文脱险,捣毁白莲教总坛,揭开迷信假象,又因愤慨国运衰竭、民智未开,不惜与纳兰元述决一死战。


问题
(1)影片描述的场景应发生在。
A.18世纪末19世纪初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期
(2)黄飞鸿在国际医学会议中宣讲的中医学说,可能出自(双选)
A.《黄帝内经》   B.《齐民要术》   C.《梦溪笔谈》   D.《本草纲目》
(3)影片中描述了中国哪些社会阶层的众生相?
(4)影片中描绘的白莲教运动的目标是什么?折射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5)你认为该影片宣扬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请结合影片情境和所学史实加以说明。
2023-01-1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活动范围集中在京津及其附近地区(图所示)。据此可知,当时(     

A.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挑战B.列强扩大了对华资本输出
C.京津地区的思想最为保守D.义和团旨在推翻清廷统治
2023-01-11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为《1840-1900 年中国重大史事示意图》。下列全面概括出示意图内容的是(     
A.列强为了自身利益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B.清朝统治阶级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
C.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进行努力
D.农民运动因为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而失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义和团运动的众多揭帖中,大量出现“剿洋兴汉”“扫除外国洋人”“扶保中华,除去外洋”等信息。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     
A.得到清政府支持B.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
C.致力于中外平等D.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
2023-01-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99年,清政府认为“拳民忠贞,神术可用”,对义和团采取招抚政策。1900年9月,清廷发布上谕,称“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清廷态度的变化(     
A.是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B.取决于义和团斗争目标的变化
C.体现了维护其反动统治的目的D.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肩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成为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以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和1861年的辛西政变为契机,中外反动势力由彼此对立开始走上相互勾结的道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根本利益——统治、剥削中国人民,而当时首先表现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只有这样,清政府才能保住它的统治,外国侵略者才能保证不平等条约的实施。《北京条约》刚刚签完字,外国侵略者就纷纷提出帮助清政府对太平天国作战的建议;1862年,清政府正式宣布了“借师助剿”的方针,英法两国公使也向清政府宣布放弃“中立”,“帮助官军”镇压太平军,中外反动势力由此正式勾结起来。

——摘编自范卫平《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材料二1900年,某英国侵华代理人曾总结道:“盖中国人数千年在沉睡之中,今也大梦将觉,渐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之思想,故义和团之运动,实由其爱国之心所发,以强中国、拒外人为目的者也……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必有义和团之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

——摘编自吴民贵《慈禧太后与义和团——兼与丁名楠先生商榷》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的历史使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近代的农民阶级在反侵略斗争中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下)》记载到:当道义的愤怒仍然同旧时代连在一起的时候,正义者是不可能战胜非正义者的。但是,在庚子事变的枪炮沉寂以后,自胶州湾事件以来的瓜分狂潮也失去了其滔滔势头。这则材料的主要强调了(     
A.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B.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C.反割台斗争的民族气节D.辛亥革命的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00年,从5月开始,以黄河流域下层群众为主体的义和团运动高潮勃起,席卷了华北,武装“灭洋”;8月,唐才常领导自立军在长江沿岸地区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10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珠江流域领导了惠州起义。这反映出(     
A.反清成为各阶层主要目标B.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
C.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2022-12-02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