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危机的加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03年滇越铁路越南段通车后,提高了云南个旧锡矿的生产效率,然而外流的大量锡矿及路权矿权主要属于法国人。同年,云南籍翰林院编修陈荣昌联合罗瑞国等人上书云贵总督丁振铎,要求修建碧色寨到个旧的铁路计划。这一历史过程可用以证明当时(     
A.财富竞争刺激民族意识的觉醒B.云南已经完全成为法属殖民地
C.中外资本勾结使国家主权丧失D.路矿权之争是民族矛盾的焦点
2024-05-0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移居墨西哥托雷翁城的华人辛苦劳作,经营餐馆、商店、旅店等小本商业积累了财富。1911年,墨西哥发生叛乱,叛军出于仇富心理,杀害华人300余人。清政府向墨西哥政府发出了最为严正的抗议,并任命张荫棠为特命公使赶赴托雷翁城实地勘查,后来两国达成《墨国赔偿华侨损失证明书》,确定墨西哥对大清赔礼道歉,赔偿遇难侨民损失。墨西哥虽口头答应,却一直拖延不肯支付,加之中国政局变动而不了了之。1912年,中华民国重申两国之前签订的证明书有效,但“托雷翁惨案”迟迟未得到解决。新中国成立后,中墨于1972年建交,2013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边关系发展进入快车道。2021517日,墨西哥总统洛佩斯为110年前的“托雷翁惨案”向中国和墨西哥华人社群道歉,并修建纪念馆。

——摘编自冯秀文《中墨关系:历史与现实》等

材料二   20162023年中国与墨西哥双边货物进出口额

——摘自华经产业研究院《中国与墨西哥双边贸易额与贸易差额统计(2016202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托雷翁惨案”长期未能解决的政治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代中墨双边贸易额增长的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墨关系对处理国家关系的历史启示。
2024-03-30更新 | 140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传统中国,家庭、家族以及国家在组织结构上都以宗法关系统领,也就是“家国同构”的格局。反洋教运动在“庚子国变”期间达到巅峰,正由于乡民的思维意识在“家国一体”和“忠孝合一”的精神架构中完成了由“家”到“国”的转变,继而从“保家”意识发展为“卫国”行动。这一变化(       )
A.加快了辛亥革命的爆发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C.削弱了清王朝的统治力D.反映了民众国家意识的觉醒
2024-03-07更新 | 268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897年,云南第一个邮政局——大清蒙自邮政总局成立。此后,陆续在昆明、石屏、曲靖、楚雄等地设立分局17个,代办所65个。在蒙自设立邮政总局的14年(1897~1910年)中,邮务司虽更换了11次,但均由美、英、德和意大利人担任。这表明,当时中国(     
A.近代化努力收到显著成效B.现代化邮政系统全面建立
C.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D.西方的生活方式影响广泛
2024-02-2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校2024届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辛丑条约》规定,清朝地方官对于反帝事件“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这说明(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改变B.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中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D.中外和好局面已然呈现
2024-02-23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正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晚清小说《狮子吼》描述了明代遗民将一个海岛建成为政治乐园的故事。岛上有一个“民权村”,有礼堂、医院、邮局、公园、图书馆、体育馆,还有三家工厂、一家轮船公司和许多现代化学校。这一作品(       
A.表现作者西化倾向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C.反映社会改良思想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2024-01-29更新 | 301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主要内容出自近代中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从该条约可以得出(     
条款主要内容
第二款(一)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
(二)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第六款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系照海关银两市价易为金款。
第七款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有利于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健康发展
C.刺激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兴中会D.表明清政府为挽救统治放弃科举制
2024-01-2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8 . 如表是清末至民国初期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发展概况,这段时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1898年大生一厂
1903年大生二厂
1915年增设布厂在海门筹建第三厂
1921年设立大生副厂不久改称大生第一、第二、第三纺织公司
A.国民政府政策的影响B.列强侵华方式的影响
C.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D.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
2024-01-2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平高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理学兴起,乃儒学之重光。朱子崛起南宋,不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自有来子,而后孔子以下之儒学,乃重获新生机,发挥新精神。

—— 钱穆《朱子新学案》

材料二   凡欲造成一种新国民者,不可不将其国古来误谬之理想,摧陷廓清,以变其脑质。而欲 达此目的,恒须籍他社会之事物理论,输入之而调和之,如南北极之寒流,与赤道之热流,相剂而成断海潮。

——梁启超《清议报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1901年)

材料三   《新青年》的出世,其最大的动因是辛亥革命所创建起来的共和国,让人们感到太失望,先觉者于混乱与苦闷中,想为国家、为民族寻找一条新出路。

——改编自耿云志《中国近代思想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时代的思想特征及其政治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中“新精神”“新国民”“新出路”的内涵及其意义。
2024-01-23更新 | 294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光绪年间,清朝使臣出使英国时,发现其常演奏本国的国歌,于是上奏请求制定国歌,但是当时未得到慈禧的同意。在光绪三十二年时,成立清朝陆军,并且有陆军军歌,之后,有演奏国歌的情况之下便会用军歌代替,直到宣统年间才制定了大清国歌《巩金瓯》。这从侧面反映出(     
A.西方资本主义影响逐渐深入B.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重
C.中国的近代化发展步履维艰D.中国近代政治局势频繁变动
2024-01-1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