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陈旭麓先生指出:辛亥革命促成了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中国历史因之而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然而旧体制却留下了旧的社会心理。这种几千年岁月积淀而成的沉重惯性如同一种板结的地块,使新的体制难以把自己的根须扎进社会的深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旧体制的瓦解”是指封建制度的终结B.“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是指国民政府建立
C.“旧的社会心理”是指封建思想的残余D.“板结的地块”是指皇权社会土地兼并严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们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尤其是中心城市武汉)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辛亥首义绝非一颗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冯天瑜《“首义之城”的变与不变》

材料二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据1912年《时报》刊载的文章《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首义的时间及背景。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3 . 梁启超曾说“现在咱们中华民国,虽然不过一个十岁小孩……从今以后,任凭他那一种异族……若再要来打那统治中国的坏主意,可断断乎做不到了。任凭甚么人……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这段话表明,辛亥革命后(     
A.梁启超由维新派转变为革命派B.国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C.中华民国的政权得到有效巩固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 . 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这些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是指(     
A.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B.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C.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2022-11-28更新 | 343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7年,《申报》曾经把两次中俄著名的革命进行比较:“中国之革命定而俄国之革命起,中国之革命速矣而俄国之革命又速。中国之革命起于外省而中央承认之;俄国之革命起于中央而外省响应之。中国之革命起于战局未开之前,故与世界无关系;俄国之革命起于战局未定之际,故与世界有关系。此皆所谓不同之点也。然而出于国民之心理则同。”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革命”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B.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相互产生影响
C.两次革命相同点是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俄国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
6 .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的象征存在着的是
A.中国同盟会B.结束北洋军阀统治
C.三民主义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2019-01-30更新 | 3476次组卷 | 63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