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新旧民主革命的交替,由于革命道路的曲折,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不是出现一次革命高潮,两次革命高潮,确是三次革命高潮……这三次高潮应该是:

第一次是资产阶级领导的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

第二次是国共合作的1927年大革命即国民革命,打倒了北洋军阀政府;

第三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夺取全国胜利。

三次革命高潮是新陈代谢的集中体现,都要求全局性的变革……但是近代中国多次出现了这样的政治革命高潮,却没有出现过产业革命高潮,社会经济的新陈代谢没有跟上政治、思想上的快速步骤……这就给民主革命胜利后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负荷。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是初级阶段,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一种理论,而在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转折中却是一个不可跨越的事实。

——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1)任选材料中所述“三次革命高潮”中的两次,说明它们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经济上的“沉重负荷”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及其取得的成就。
2023-04-09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4年,胡绳先生依据中国近代阶级斗争的表现为线索,提出1840-1949年间,存在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这三次革命高潮反映了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三次革命高潮论相当长时间成为撰写近代史教科书的总体架构,直到1980年,李时岳先生对三次高潮论提出不同看法,并认为这个时期历史进步的潮流应当是: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一辛亥革命,从此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研讨进入新阶段。

——乔还田《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研究叙录》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