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社会不断变革

19111230日,上海《民立报》报道:“南京紧要电报。本日在宁(南京)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到者十七省。”“各省代表共四十五人,每省投一票,孙文得十六票,当选为民国大总统。”

(1)有人说“中国近代的民主政治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是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伟大政党。以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相关政策文件及部分内容。

序号文件政策内容(部分)
《兴国土地法》“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的农民耕种使用”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
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
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2)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上述中共相关政策进行简单解释。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一身“国防绿”、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皮尔卡丹、耐克等世界服装品牌进驻中国。198312月,国务院决定取消布票,纺织品实行放开供应。纺织工业蓬勃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纺织品制造大国,绵纶、复纶、纳米等面料的产品不断投向市场引领服装行业新潮流。具有中国特色的唐装旗袍开始走向世界,中国服装在全球受到瞩目和尊重。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编著《中国服饰史》等

(3)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服饰变化的影响因素。

一个城市或地区举办重大赛事,都会在开幕式中展示其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20239月,第十九届亚运会在浙江省省会杭州举行,开幕式分为三个篇章:“国风雅韵”“钱塘潮涌”和“携手同行”3个篇章,展示了京杭大运河的南端终点拱宸桥、丝绸之路的传承、华丽的汉服舞蹈、传统乐器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4)选择你熟悉的国内某一城市或地区,围绕其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拟定一个历史主题,举出两则与该主题相关的具体史实并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1-1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发生后,孙中山回顾与反思辛亥革命之成败、其思想观念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前期,他认为辛亥革命已经达到了铲除专制、确立共和的目的。后期,他认为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大皇帝、但是没有肃清由清廷遗留的武人、官僚、政客转变而来的无数小皇帝,广大民众也没有养成自主治理国家的能力,民主政府并未真正建立起来……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彻底扫除专制、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相比,中国的辛亥革命是不彻底、不成功的。这种认识对晚年孙中山再次举起武装革命的旗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动雪莲、邱捷《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回顾与反思》

材料二   抗战时期是中国民族主义最为高涨的时期,国共两党都从辛亥革命中汲取理论养分,宣扬各自的抗战理念。国民党认为应吸取辛亥革命的教训,主张“中国的革命必须以三民主义为领导”“革命决不能中途妥协”,并将辛亥革命作为激励国人抗战到底的精神来源。中共清醒地认识到国民党政权存在着既联共又反共、既抗战又妥协的不确定性,通过对辛亥革命教训的总结,强调发动民众、将革命进行到底,呼吁加强国共团结,坚持抗战到底。

——摘编自夏卫东《政治符号:辛亥革命与近代国共关系》


(1)概括孙中山对辛亥革命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2)指出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辛亥革命认识上的相同之处,并简要分析其意义。
3 . 下图均为中华民国的国旗。从下面的变化中可知当时的中国革命
十八星旗(武昌起义后
采用,代表内地十八省)
五色旗(1912年采用,代表
五族共和、五行、五德等)
青天白日满地红(1925年采用,代表光明磊落、
坦白公正、三民主义、民主自由)
A.以反清排满为主要革命目标B.思想混乱,缺乏统一认识
C.社会主义革命特征逐渐明显D.民族、民主革命结合逐渐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