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 年……第二次发生于 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 1949 年。”其中第二次“革命”的重要成果是(     
A.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B.沉重打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
C.推翻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2-08-2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地区岭呼玛县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开始的。”毛泽东此观点的依据是辛亥革命
A.揭开了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历史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推翻专制皇权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 . 据统计,从武昌起义爆发到1913年底,全国各地新成立的社团近700个,这些社团绝大多数是私法社团,而且种类很多,如,联谊类79个,实业类72个,公益类53个,学术类52个,教育类28个,慈善类20个等。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社团中,政治类312个,占总数的45.7%。当时社团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B.民众的民主意识逐渐觉醒
C.《中华民国约法》颁布D.民主共和观念被民众接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A.1840—1894年B.1895—1911年
C.1912—1945年D.1946—1949年
2019-06-10更新 | 4814次组卷 | 5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著名学者茅海建说:清朝的官员,尤其是中央政府的官员,后来大多成了民国的官员。北京政府似乎只是换了一块招牌,内部人员没有太多的变化。……晚清官员弃旧朝而投新朝,自然有着生计的原因,但他们在做政治选择时,并没有太多的思想痛苦。这主要说明
A.辛亥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B.民国建立犹如王朝更替
C.清朝覆灭契合了众人心理D.儒家忠义观念荡然无存​
7 . 1919年,尚未成为职业革命家的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指出,“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C.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
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016-11-27更新 | 409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