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从戊戌维新起,相当一些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就是寻求根本性的整体变革。变法期间百政并举以图迅速破旧立新,正体现了这种急迫心态。而维新不成反致政变,是一个重要转折。这一转折造成的长远政治后果是(     
A.民主革命的方向发生了改变B.向西方学习的目标有所变化
C.清朝覆灭和千年帝制的终结D.民主科学逐渐成为时人共识
2 . 袁世凯镇压了革命党人,否定了孙中山、黄兴的“二次革命”,但并没有否定辛亥革命。他在布的对黄兴等革命党人进行处分与处罚的命令中说:“查黄兴亡命鼓吹,本以改良政治为名乃凶狡性成,竞于已经统一之国家,甘心分裂。”据此可知,当时(     
A.革命党势力强大B.民主共和观念得到传播
C.国家统一是主流D.袁世凯支持民主共和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1年,清朝颁行内阁官制,内阁设总理大臣、协理大臣及外务、民政、度支、学务、陆军、海军、司法、农工商、邮传、理藩10个部。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的官制设置基本也是这样的架构。这说明(     
A.清政府为近代行政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B.中华民国建立徒有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变化
C.清末新政已经从根本上触动封建专制体制
D.中华民国政府缺乏创新意识没有新的建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辛亥革命后,中国男子的日常服装既有传统的长袍、马褂,也有新式中山装与西服。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A.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社会生活逐渐近代化
C.实业救国思潮兴起D.国人普遍接受西方文化
5 . 武昌起义之后,士绅、商会在各革命政权中都占有不少重要职位。湖北广济的农民成立了代表自己阶级利益的政党——农林党。妇女们也成立了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等党团组织。这表明,辛亥革命(     
A.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B.推动了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
C.颠覆了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D.建立了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6 . 辛亥革命发生后,各省对县官职位的称呼都未能统一,如陕西、贵州及未独立的8省仍保留“知县”旧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省在独立后将县官称为“县知事”,广东、广西称“县长”,浙江则称“县民事长”。直到1912年11月,袁世凯下令县级行政长官均称县知事才逐渐统一。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瓦解了原有的选官秩序B.冲击州县官群体
C.造成中央政府权力分散D.埋下失败的隐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辛亥革命以“反满”为革命号召,革命后社会改革的重心从朝廷转向人民,反传统则首当其冲。这说明当时中国
A.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B.深谙西方国家富强之道
C.实现人民解放任重道远D.继续坚持在传统中求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武昌起义之后,在新疆伊犁的革命党人冯特民、杨缵绪等人担忧沙俄乘乱入侵,动员回民响应革命,发动伊犁起义。起义后,各方“当众申明和平解决,组织汉、满、蒙、回、藏五族共进会”,杨缵绪被推为该会会长,宣布实施五族共和,出示安民。这说明辛亥革命
A.强化民众对新政权的归属B.推动边疆地区民族国家认同
C.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
10 . 林伯渠在纪念辛亥革命30周年时写道:“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就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的从苦痛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林伯渠意在强调
A.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B.辛亥革命没有完全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共和
C.选择马克思主义是革命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果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源于辛亥革命的直接推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