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1 道试题
1 . 袁世凯在清帝退位后致电临时政府,“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所公认,今由帝政一跃而跻及之,实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国无穷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亲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袁世凯通电旨在(     
A.淡化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的巨大历史功绩
B.表明推翻君主专制和杜绝复辟帝制的决心
C.认同共和制为世界潮流,最有利于中华民国发展
D.提高自己在民国创立中的地位来获取政治资本
2022-09-27更新 | 1853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甲午战败后,西方列强步日本帝国主义后尘,开始占领和分割中国。国家面临着被瓜分的险境。下列挽救民族危亡的国家探索按时序排列准确的是
①“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②“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③“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
2022-05-02更新 | 1096次组卷 | 12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武昌起义后,一些先进女性或组织女子北伐队,直接参加革命战争;或组织女子医疗队,参与战场救护工作;或组织女子后援会,为革命军队募捐筹饷。据不完全统计,辛亥革命前后参加各种革命活动的妇女,有姓名可查者有380多人,其中有54人加入了同盟会。这种现象说明
A.女性政治地位得到提高B.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民主革命推动思想解放D.封建伦理道德秩序崩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A.1840—1894年B.1895—1911年
C.1912—1945年D.1946—1949年
2019-06-10更新 | 4810次组卷 | 56卷引用: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8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辛亥革命时期,浙江掀起了兴办女学的高潮,省内女子学堂不断涌现,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从沿海城市杭州、宁波、温州扩展到绍兴、嘉兴、丽水等地区。除较为偏远的山区地带(金华、衢州),其他各地均已出现国人自办的女子学堂,且数量众多。这一现象(     
A.有助于当时社会风气的转变B.改变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C.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D.使浙江女子教育走在中国前列
2023-10-26更新 | 700次组卷 | 8卷引用:广西(暨玉林市一模)2024届三10月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某学者认为,清末十年,新政、立宪与革命三种社会运动,分别体现出“变事”“变法”和“旧邦新造”的三级定位层次。终清之际革命运动的最后收功,对于新政和立宪运动来说,是“三国归晋”;对于清末所有社会政治运动来说,是“万流归宗”。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A.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B.为人民的解放奠定了政治基础
C.使社会面貌发生了质的转变D.弥合了资产阶级各派别的分歧
2022-05-27更新 | 854次组卷 | 8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十六中等3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民国初年,人们参政议政热情大为高涨,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社会舆论空前开放,社会上兴起移风易俗的潮流。恰如列宁1913年在《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所指出的:“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一现象说明(     
A.三民主义解决了社会问题B.政治变革推动思想解放
C.社会主义成为思想的主流D.民国政党政治获得成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历史学家认为,辛亥革命“在缺少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忽然到来,匆匆催生了民主共和,却不可能为这个崭新的共和国准备下新型的官员和现代公民,仍然上演着皇帝时代为王牧民的官员与千百万草民的旧戏”。这一观点意在说明(     
A.君主专制制度仍留有残余B.共和政体不适合中国国情
C.彻底批判旧思想的必要性D.革命并未带来社会的变革
9 . 如图所示分别为1903年、1929年国内画报刊载的夫妻合照漫画。这一变化体现了(     

      

A.受新式服装的影响B.社会阶级观念淡化
C.男尊女卑观念松动D.共和理念深入人心
10 . 辛亥革命前后,很多报刊大量辟有“社论”“社说”“论说”“时论”等栏目,且报刊舆论篇幅所占比例有全报的三分之一左右。有一部分报纸在版面上辟有专门刊头的副刊,如《中国日报》的“鼓吹录”、《国民日报》的“黑暗世界”、《申报》的“自由谈”等。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报刊宣传(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B.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精神
C.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D.提出了国家治理新方案
2023-03-27更新 | 642次组卷 | 10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