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1 道试题
1 . 1919年“五四”运动后,“不买洋货,不读日本报纸,不登日本广告”为国人所认可;同年5月《新闻报》刊登兴业烟草公司广告:“欲求强国,当先裕财。提倡国货,责在吾侪。”1925年“五卅运动”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还推出了“大长城”与“大爱国”两款新式香烟。这些现象(     
A.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B.有助于民族工业发展
C.催生了实业救国思潮D.迟滞了半殖民地步伐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鲁迅曾多次将中国生动地比喻为“黑色染缸”,并指出“可怜外国事物,一到中国,便如落在黑色染缸里似的,无不失了颜色”。鲁迅意在强调(     
A.反思传统文化的重要性B.中国对外国制度的同化
C.中国的制度具有稳定性D.学习西方要依国情而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一般来说,思想启蒙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这是因为当时(     
A.社会尚有复辟帝制的逆流B.旧思想、旧文化尚未彻底肃清
C.民主共和政治体制仍未建立D.大批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不满现状
2023-09-13更新 | 170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说:“从戊戌到义和团再到辛亥,由托‘古’到灭洋再到皇权倒塌与复辟,纷纷扰扰,于是怀疑、否定与批判成为他们的特色。他们力求突破19世纪以来盘踞在人们头脑和思想观念中的‘体用二元’僵化思维模式。”该学者意在说明(       
A.五四运动导致知识分子阵营决裂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性的解放
C.当时各流派思想出现融和的趋势D.新文化运动兴起具有历史必然性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郁江是广西南部的主干河流,全长460千米。郁江流域甘蔗种植历史悠久,制糖业水平较高。晚清民国时期,省内外糖商从越南进口榨糖工具,改进生产,在他们的经营运作下,形成了以“乡村圩市→城镇→重要市镇→中心城市”为基本构架的蔗糖运销网络体系。在满足广西市场需求的同时还销往广东、香港和上海、湖广市场、滇黔市场。20世纪30年代,受洋糖倾销影响,郁江流域糖业生产陷入困境,南京国民政府大幅提高洋糖进口关税,新桂系在贵县投资120余万元国币兴建了一座现代化广西糖厂,贵县一度成为广西白糖生产中心。

材料二   资料卡

序号资料资料来源
近代广西郁江流域重要城镇如百色、龙州、贵县城区人口偏少,均在2万左右,1937- -1945 年郁江上游中心城市南宁城区人口在6万-10万陈正祥《广西地理》
张先辰《广西经济地理》
据民国年间调查,郁江流域重镇龙州重点产糖区的霞秀乡平均142户蔗农拥有1台蚬木绞蔗机,彬桥乡平均每125.9户拥有1台《龙州县志》
“故广西之蔗糖问题,不仅为如何增进生产,兼应为如何免除蔗农所受高利贷资本之剥削”千家驹.韩德章、吴半农
《广西省经济概况》
郁江流域内百色制糖作坊多为手工操作,部分用牛拉石碾榨蔗取汁,部分用手工压榨,出蔗汁率只有60%左右,“制法墨守成规,关于色、味、耐久等等,均逊洋糖,故不为糕饼糖采店所乐用”《百色市志》
《广西年鉴》

——以上材料均改编自唐咸明《晚清民国时期郁江流域蔗糖运销网络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民国时期郁江流域蔗糖业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郁江流域蔗糖业的发展为例,简要论述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15年9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鼓励青年人用积极的态度,与不合理的社会作斗争,与外国侵略者作斗争;要像哥伦布那样敢于冒险,大胆开拓,要像韩国志士安重根那样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狙击日本罪魁。据此可知,陈独秀意在(     
A.鼓励青年积极反对列强侵略B.阐释近代民主革命转型必要
C.唤醒民众的爱国和责任意识D.启发国人反思西方政治文明
2023-08-29更新 | 27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下图所示为部分年份英、美、日三国对华输出商品在近代中国总进口中份额变化情况。该情况应存在于(     

A.1841-1868年B.1868-1895年C.1895-1922年D.1922-1949年
2023-08-28更新 | 3140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理念具体呈现在他治理北京大学的一系列实践举措中。他将“健全人格”理念作为贯穿北大始终的核心育人目标,尤为注重大学生自身生理与心理的协调、知情意的融会、个性与群性的调和三方面。在教育实践中,他建立“五育并举”教育体系,倡导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世界观教育统筹教学模式;在办学理念上,他奉行“教育独立”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观点,为健全学生人格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校园氛围。

——摘编自张太权《蔡元培教育思想对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提取材料有关信息,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对蔡元培倡导建立的“五育并举”教育体系加以阐释。(阐释须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8-28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新文化运动初期,读书人普遍主张不议政不为官,而到1922一1923年,提出好人政治和好人政府观念,胡适等知识精英两次都是倡导和参与者,逐渐形成关注群体胜于关注个人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共和制度促成社会稳定B.士人关注社会改造
C.自上而下变革备受推崇D.工农运动蓬勃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强调的个人价值和情欲以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苟利社稷,生死以之”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时期(     
A.否定传统文化价值的诉求B.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抨击纲常礼教的现实要求D.全盘西化的文化思潮
2023-08-15更新 | 81次组卷 | 32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潍坊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