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如图为近代中国英商、华商、日商纱厂已开车的机器设备增长情况(纺机锭数)。甲、乙、丙分别对应的是(     

A.华商、日商、英商B.日本、华商、英商
C.英商、华商、日商D.华商、英商、日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贺麟(1902-1992),中国著名哲学家、“新心学”的创建者。1917年后,出生于书香门第的贺麟先后就读于省立成属联中和清华学堂。1926年,贺麟先后赴美国及德国继续深造研究哲学,以期“知识救国”。在德国学习期间,贺麟试着把儒家传统哲学同西方哲学融合起来,并最终确立自己今后的学术研究方向。1931年,贺麟回国后在清华和北大任教。40年代,在充分理解了东西文化的异同之后,贺麟构建起一个严密的“新心学”理论体系。贺麟指出: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传统的儒家文化,早已陷入了僵化、教条和固步自封的愚昧之中……只有让儒家文化充分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在新时代新环境中推动其向前发展,才能重塑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品格,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复兴。

——根据东周社《和美金堂大师贺麟》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贺麟创建“新心学”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贺麟的观点。
3 . 如表是1872—1922年中国民族纱厂厂主身份来源比较表(单位:人)。据此可知(     
创办人身份1872-1913年1914-1922年
地主和官僚2617
买办101
商人535
工业资本家、银行家4
技术、文教人员2
A.实业救国成为社会共识B.民族工业发展吸引商业资本流入
C.买办阶层逐渐走向消亡D.西方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024-05-3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四模历史试题
4 . 清末民初近代工业发展统计(部分)。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     
民营资本占比(%)

1894年1912年前后1920年前后
工矿交通业38.270.979.8
银行业027.551.4
资本年平均增长率(%)

1894—1913年1913—1920年
民营企业15.0810.54
官办企业14.543.81
A.为共和政治奠定了坚实基础B.官商共进,私人投资更活跃
C.更多地受到外部因素影响D.形成轻重工业并重的态势
2024-04-12更新 | 208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1)(12+2+1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名校
5 .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大声疾呼“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而五年后他在《谈政治》中指出“若不经过劳动阶级占领权力阶级地位底(的)时代,德谟克拉西必然永远是资产阶级底(的)专有物”。由此可见(       
A.部分知识分子救国思想发生转变
B.传统儒家思想导致中国落后蒙昧
C.资本主义改良道路被知识界抛弃
D.无产阶级革命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2024-03-24更新 | 344次组卷 | 11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一些主张。这些主张(     
言论出处
他们教孝,所以教忠,也就是教一般人恭恭顺顺地听他们一干在上的人愚弄,不要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吴虞集》
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纵一时舍旧谋新,而根本思想,未尝变更,不旋踵而仍复旧观者,此自然必然之事也。《陈独秀著作选编》
A.深刻反思了辛亥革命的不足B.成为了近代知识分子的共识
C.体现了构建新价值观的要求D.剔除了旧思想对人们的羁绊
2024-02-27更新 | 7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民国初年的立宪政治以失败而告终。但梁启超说: “汝不见袁世凯之偷作皇帝乎?其所弄手法,固曰经国民之投票不愿意要共和也,经国民之投票推他做皇帝也。”这反映出民国初年(     
A.袁世凯复辟帝制行径不得人心B.立宪政治影响国人的思想取向
C.民主平等理念得到了广泛传播D.国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日趋高涨
2024-01-15更新 | 330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4年英国拒绝中国直接参战,但中国人未因此放弃参战的努力。日本“二十一条”的提出在唤醒中国民族意识的同时,也使中国参战的决心更加坚定。主导中国外交的新一代政治家思考新的谋略来阻止日本阴谋得逞。向协约国派出华工的策略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出的。华工出洋计划不仅在中国加入协约国方面参战起到关键作用,更是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重要手段。从1916年到1918年,共有超过14万名华工被英法运送到西线战场,他们从事修建铁路,挖掘战壕等各种工作,至少有3000名华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战结束后,华工仍继续留在欧洲清理战场,参与战后重建。当华工获悉日本强迫中国政府承认日本对山东权益的控制权时,向中国代表团递交请愿书,要求绝不能接受日本的要求。对蔡元培等社会精英而言,中国社会改革与国人出国息息相关。他们提倡国人到国外工读和积极帮助在法华工。借助华工来改造中国也是中国未来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青年时代的理想和志愿。华工归国后成立了自己的现代工会,自己拯救自己的命运。在五四时期,那些归国华工在欧洲的经历使他们在罢工活动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徐国琦《为文明出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线华工的故事》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一战华工赴欧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华工对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023-12-18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3)(12+2+1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新文化运动后,胡适曾说:当日之所以“批评孔孟,弹劾程朱,反对孔教,否认上帝,为的是要打倒一尊的门户,解放中国的思想,提倡怀疑的态度和批评的精神而已”。其说明,新文化文化运动意在(     
A.集中批判儒家思想B.启发民众理性自觉
C.宣扬传统伦理道德D.彻底摧毁传统文化
2023-11-26更新 | 513次组卷 | 10卷引用:黄金卷08(全国卷老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所示为1918年至2022年国内某钢铁企业的发展大事记。

·1918年,官商合办的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19年,设计年产8万吨铁、6万吨钢的龙烟铁矿公司的石景山炼厂由北洋政府主持投资建设,政府首脑悉数入股;全部采用美国技术装备,设备国内领先
·1922年,石景山炼厂因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施工停滞而不得不延期投产
·1938年,日军侵占石景山炼厂,并对其实行军事管理。日占期间,石景山炼厂共产铁26万余吨,其中23万余吨被运至日本本土
·1945年,被国民政府接管
·19496月,成为解放区第一家恢复生产的现代钢铁企业
·1952年,生铁(年)产量增加到34.2万吨,超过该厂19201949年的累计总产量,当年的产量名列全国第二
·1956年,提前16个月完成国家“一五”计划规定的工业总产值指标
·1958年,在全国首创“基本建设投资大包干”
·1979年,采用37项国内外新技术建成我国第一座现代化高炉并投产
·1980年,自主研发的顶燃式热风炉技术出口卢森堡
·1981年到1995年,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承包制”
·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授予投资立项权、资金融通权和外贸自主权;同年,创办了中国工业企业第一家银行
·1994年,年钢产量已达824万吨,成为行业“全国冠军”
·20032010年,企业主体开始逐步搬迁至唐山重新投产;2010年,老厂区全面停产
·2022年,老厂区部分工业遗址经改造后,成为北京冬奥会竞赛场地之一

——据《中国国家历史》杂志社官方网易号专栏文章整理

材料呈现了一个大型民族企业的百年发展历程,其中蕴含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诸多启示,围绕“企业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炼一条或多条启示,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