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该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  )
A.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B.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
C.借助自然科学宣传变法D.把民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2023-01-24更新 | 151次组卷 | 36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三高二上册预习卷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19年,陈独秀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两位先生”是(     
A.西学与中学B.自由与平等C.道德与法治D.民主与科学
3 . 下表展示的是 1915 年在上海出版的《青年杂志》第 1 卷第 1 号第 1 页刊载的文章目录,从中可以看出该刊物       
●敬告青年——陈独秀
●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陈独秀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高一涵
●新旧问题——汪叔潜
●妇人观——陈独秀
●春潮(小说)——陈嘏
●现代文明史——陈独秀
●青年论(英汉对译)——一青年

①宣传西方文化 ②寄希望于青年 ③倡导文学革命 ④针砭中国旧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参加一战
A.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派遣军队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
C.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D.有效抑制了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5月25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一战为日本侵华提供了有利机会   ②“民四”指的是民国四年
③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④袁世凯换取了日本的支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 下图是1915年12月26日《神州日报》上登载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出当时
A.神州光复B.民国肇建C.清帝逊位D.帝制复辟
7 . 下面列出的是某同学记录的历史笔记。将笔记内容进行归纳,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A.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先进与落后同时并存
C.革命潮流浩浩荡荡D.经济与文化快速发展
8 . 1914年袁世凯制定《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大总统召集立法院,宣告开会、停会、闭会;总统制定官职官规,任免文武职官;有宣告开战媾和、统率全国军队等权力。这说明
A.共和制在中国彻底结束B.总统制取代责任内阁制
C.北洋军阀封建统治开始D.政党政治已经名存实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5年,“江浙京奉鲁豫各处兵戈纷起,除水路轮船可达之少数各地外,其津浦、京汉、陇海、胶济、京绥各铁路货车一律停开,所属各省份运输阻断,几乎无货可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20年代由“黄金时期”转为萧条的原因之一是(       
A.蒋介石对红军连续发动围剿B.一战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C.军阀割据与军阀之间的混战D.民族工商业间的恶性竞争,无货可售
10 . 据统计, 新学堂从1904年的122所增长到1909年的52348所;学生数目由1905年前的28838 (不含军事、教会学堂)增至1909年的1638844,这一增长
A.旨在顺应近代经济工业化潮流B.确立了新型的近代教自体制
C.为新文化运动储备了知识阶层D.奠定了民主革命的思想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