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剧,近代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马关条约》签订后不久,李鸿章受命出访欧美。回国后,李鸿章在致旧时幕僚伍廷芳的信中,明确强调:“根本之计, 尤在变法自强”。戊戌政变后,李鸿章不认为康有为等人犯了“谋反”等大罪;事实上,李鸿章还暗中相助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保护他们逃亡日本。后来,李鸿章勉励康梁“精研西学,历练才干,以待他日效力国事,不必因现时境遇,遽灰初心”。面对慈禧的质疑,李鸿章还回答:“臣无可逃, 臣实是康(康有为)党”,慈禧听后只能“默然”。

——摘编 自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等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 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的洋务主张,为此付诸哪些实践活动?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思想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为建立光明世界,陈独秀等人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影响?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近代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国家出路历程的趋势。
2 . 下图反映了1913-1918年中国的外贸赤字和丝绸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时期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实业救国思潮的进一步发展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支持
C.民主共和制度扫清政治障碍D.欧战爆发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3 .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该变化的因素除第一次世界大战外,还包括
年份1912191319141915
工厂数(家)4646122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B.洋务运动的抵制
C.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摘编自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1)简要分析1901年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原因。

材料二   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表

行业1912年1920年发展速度(1912年=100)平均增长率/%
棉纺
织业
华商纱厂纱锭数/枚5095641598074313.612.1
华商纱厂布机数/台26166675255.211.0
机器
面粉业
华商厂日产能/包66470203950306.817.4
华商厂产量/万包19668316423.019.8
火柴业华商厂资本额/万元361746206.610.9
电力业华商厂发电量/千瓦1201329602246.411.9
水泥业启新厂产量/吨59405109741184.78.0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史实运用正确,逻辑体系严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
A.戊戌维新运动产生的社会变化
B.民国初年的社会经济状况
C.民国政府倡导新生活运动的成就
D.中国共产党成立带来的习俗变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