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

序号

内容

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招募华工的布告、用途、薪金表》(1916年)

《大战中的中国:她在劳力、原材料、军需品和食物上对协约国的贡献》,杂志《亚洲》(1917年第8期)


图:一战中华工在英国军官带领下前往前线挖战壕
表为泉州某校高二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史料。请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并简述史料运用应遵循的原则。
2024-02-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如表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派系代表控制区域后台
直系冯国璋曹坤江苏、江西、湖北英美
皖系段祺瑞安徽、浙江、山东、福建日本
奉系张作霖黑龙江、辽宁、吉林日本
滇系唐继尧云南、贵州英美
桂系陆荣廷广东、广西英美
A.自然经济B.军阀混战C.列强干涉D.地理环境
2024-01-2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北洋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可谓是黑中有亮,暗中有光。”下列选项可作为该观点论证依据的是(       
A.孙中山提出文官考试思想B.早期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C.北京大学成为学术研究的重镇D.通过谈判陆续收回关税自主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种军用票陆续发行,以筹措军费开支。下图所示为民国十一年(1922年)桂系军阀沈鸿英以个人名义发行的军用票。这种军用票的发行(     

   

A.促进了广西的商业发展B.导致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C.有利于国防事业的巩固D.加剧了货币混乱的状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中的时代·时代中的书

表1是世界著名史学家李剑农所著的《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8)的目录,表2是他的其他著作。

第一章 鸦片战争
第二章   洪杨革命时代
第三章   西法模仿时代
第四章   维新运动的初步
第五章   维新运动的反动
第六章   维新运动的再起
第七章 革命与立宪的对抗运动 (上)
第八章 革命与立宪的对抗运动 ( 下 )
第九章   清政府的颠覆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十章   国民党与北洋军阀斗争的初期     
第十一章   帝制运动与反帝制运动
第十二章 护法运动中北洋军阀的分裂与西南军阀的离合
第十三章 联省自治运动与南北各军阀的混战
第十四章   中国国民党改组与北洋军阀的末路
表2
《武汉革命始末记》1911年
《苏俄的东方政策》1927年
《中山出世后中国六十年大事记》1927年《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1898-1928)》1930年
《政治学概论》1934年
《中国政治史,1840-1928》英文版[是《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8)的英文版,1956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与D.Van.Nostrand出版社同时出版,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先后于1962年、1963年、1964年、1968年再版该书;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在1967年、1969年两次出版该书;1963年,美国东西出版社(East-WestPress)也曾出版过
此书;1964年,印度语版在新德里出版。
(1)依表1目录按某一标准对中国近百年政治史进行时代划分。
(2)表2所列著作对我们阅读和了解表1著作有什么帮助?
2023-08-1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一位历史学家在描述中国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状况时,写道: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国会党争,民众因为军队扩张,互争地盘,内战频仍。该时期是(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B.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C.国民革命运动时期D.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2023-07-21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政府当初以“以工代兵”为计划,以此来达到参战的目的,十几万华工奔赴欧洲战场,最终一战以协约国胜利告终。中国作为协约国一员,能够以战胜国的身份跻身于巴黎和会和十几万华工的英勇表现是离不开的。也因此在巴黎和会召开前夕,日本四处散播谣言,指责中国在宣战后一心内讧,宣而不战,没有资格参加会议时,中国代表陆征祥闻言立马驳斥日本,说道:“于外长任内,准法使康悌照会,批准惠民公司华工出洋,欧战时在战线中之华工二十万人,掘战壕,搬炮弹,制枪子,无论后方前线,华工均奋勇当先,中国何负于协约?”

——摘编自吴琼《一战华工:中国走向世界的先驱》

材料二:英国人视华工为低人一等的苦力,甚至认为华工是不成熟的儿童。英国国会档案记载,华工“比其他有色种族的劳工担当更大的风险”。虽然他们为英法两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却连几块小小的军功章也未得到。1917年5月,来自法国哈维尔港的一份治安报告指出,当地部分法国人对华工不友好,他们甚至聚众反对当地的华工。

1988年法国总统代表保罗·基莱斯在华工纪念仪式上,不仅为华工纪念铜牌揭幕,且向两位健在的华工颁发了法国级别最高勋章——“荣誉军团骑士勋章”,成为一战华工纪念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2017年英国政府正式承认并纪念一战中的中国劳工……

——摘编自张岩《一战华工历史论述的语境变迁与意义重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政府“以工代兵”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对华工态度的变化。
9 . 1917年,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十几万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约有3000名华工在这次战争中献出了生命。这说明了中国(     
A.通过参战完全收回了山东主权B.参战是协约国胜利的决定因素
C.国际地位已获得了空前的提高D.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10 . 下图是民国六年《新闻报》刊登的马星驰所作名为《竟欲携孺子以号召耶》的漫画。这一漫画的主旨是(     
A.体现对君主权威的公开挑战B.复辟帝制拥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C.揭露国内反民主的政治行为D.讥讽袁世凯试图篡夺革命果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