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22-23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9年江苏吴江县农民离村率是4.88%,山东化县的离村率更高达8.7%。农民到城市后获得新的职业,一些富裕地主进城后转为官商,而贫苦农民大部分成为工矿企业的工人。这些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官僚资本主义的膨胀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民族工商业较快发展
2 . 如图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形成图示现象的国际条件是(     

A.甲午战争的影响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实业救国”思潮的刺激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3 . 下图为近代前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曲线图,出现第二个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推动B.欧洲列强无暇东顾
C.国民政府的扶持D.实业救国思潮高涨
4 . 1913年,民国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要求各省民政长提倡工商业,对所有路、矿、林、垦、蚕桑、畜牧以及工艺场、厂及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可见民国政府(     
A.继承了晚清政府的大政方针B.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
C.注重工商业发展的连续D.收回了列强控制的经济权益
5 . 据北洋政府农商部统计,一战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00多万元;而自1914年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达1.17亿元,涉及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推动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①民国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②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官僚资本凭借权力聚敛财富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 1912—1916年,北洋政府先后颁布关于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达到86项,内含简化企业注册手续、奖励工商业发展、提供资金信贷、减免捐税、推广引导等大量内容。这些法规或政策(     
A.彻底清除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障碍B.扭转了民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
C.使民国经济摆脱了半殖民地的特征D.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7 . 下表是1889年和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出行交通方式统计表(人/天)。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上海(   
年份步行人力车马车轿子脚踏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
188911770698454490000
1926508231460000034593764172922
A.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B.社会习俗彻底转变
C.新式交通工具占据主导D.思想观念全盘西化
2023-02-24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真题分类汇编之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8 . 下面是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主要得益于(  )
时期新增注册公司数量(个)新增投资总额(元)
1914年8月前14641 148 205
1914年8月—1920年272117 434 500
A.北洋政府对发展实业的重视B.辛亥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9 . 下图所示为描写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油画《宽容》。它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特点是(       
A.政治上独裁专制B.经济上畸形发展C.思想上新旧并存D.生活方式多元化
10 . 下面所示为民国初年工人罢工的数据统计表,这种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时间平均每年罢工次数罢工主要诉求
1912年至1915年12月3次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
1916年至1919年5月2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政府卖国,抵制日货
A.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B.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D.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