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文中“新的表达方式”指的是(     
A.倡导文言文B.使用白话文C.推崇古体诗D.革除旧习俗
2 . 下图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与重工业发展示意图。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工业发展快速且全面B.轻、重工业比例趋向合理
C.民族工业成为国家经济支柱D.国际因素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3 . 据统计,1912年至1921年6月,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764家(不含金融业),资本总额近28540万元。与1911年前相比,企业总数增加1倍左右,资本总额增加近2倍。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①民主科学思想传播   ②民国政府实行奖励实业政策
③群众抵制日货运动   ④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1914-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据统计,1920年同1913年比较,厂矿数从698家增至1759家,增长率152%。推动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     
①民国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②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官僚资本凭借权力聚敛财富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 “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太平天国运动
6 . 北洋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涉及妇女问题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如北洋政府大理院规定:“孀妇未经表示情愿之婚姻,得由其请求撤销”;“童养媳未及成亲而夫死,若养家欲令其改嫁,自应准用孀妇改嫁之条例,须其情愿,其婚约始能完全生效。”据此得出北洋政府时期
A.婚姻自主成为时尚B.妇女地位有所提高
C.婚姻礼俗删繁就简D.包办婚姻基本淘汰
2021-07-03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真题分类汇编之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7 . 下表为中国某一时期工业发展情况简表,结合所学与此表可知,出现以下现象的原因有
时间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生铁
1920年772百万千瓦14.2百万公吨436815吨30000吨
1936年1724百万千瓦26.2百万公吨958683吨556347吨
①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②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③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   ④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热情提高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美】墨菲《现代中国的钥匙》


(1)据材料一,分析上海城市在1895年前后有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上海现代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的抵制日货运动,上海华商纱厂盈利迅速提高,并出现了建立新厂、增加设备的热潮,形成了中国棉织业发展史上的所谓“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华商烟厂、火柴厂等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据统计,1919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到104家,超过历年最好水平。其中注册的工业公司在1919年为65家,资金44728300元,也是亘古未有。

——摘编自李宗超《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的理性与非理性》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期间上海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及主要原因。

材料三   1919年《新青年》的调查,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18万,加上交通运输码头工人12万、手工业工人20万,共计50万。当时,上海城市中人口才200万,工人占了四分之一。

——邢建榕《近代上海不仅是商业性消费城市》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上海城市阶级结构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社会政治带来的影响。
9 . 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018-04-08更新 | 394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3届高三1月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